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地方新聞  >  伊春
搜 索
鐵力推廣水稻新基質育苗技術 年節約成本315萬元
2009-05-24 17:18:15 來源:東北網  作者:肖民弼 高長利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5月24日訊(肖民弼 記者高長利)『今年開春雪大,氣溫低,水稻育苗比往年晚了10來天,我這新基質育苗的優勢明顯,4月12號就育苗了,土壤育苗的明顯跟不上趟兒。』日前,鐵力市年豐村水稻大王千在洪采用新基質育苗技術培育的秧苗長勢喜人,他每天擺弄這些寶貝疙瘩,逢人就說有這好技術,今年的收成差不了。

  今年的春耕形勢與歷年相比較為特殊,去冬今春降水量大,尤其3月氣溫偏低,造成回暖慢、土壤濕度大,對水稻生產非常不利。在學習實踐活動中,鐵力市堅持突出實踐特色,重在踐行上下功夫、在推進農業科學發展上下功夫,積極采取應對措施,保春耕、促增產、保增收。千在洪采用的水稻新基質育苗技術就是該市今年采取的有效措施之一。

  鐵力市推廣應用的水稻新基質育苗技術,是一項綠色、生態、環保的新技術,填補了我國水稻育秧技術的空白,主要是以稻殼粉做基質進行育苗,就是將稻殼經過粉碎加工,利用酵素菌進行稻殼發酵,再配上營養劑作基質,實現無土化育苗。該技術有效解決了土壤育苗技術中存在的操作繁雜、易發生病蟲草害等一系列問題。

  年初以來,為科學應對春耕生產出現的嚴峻形勢,鐵力市大力加快水稻新基質育苗技術在該市的推廣應用,農技部門購買了發酵所用的物資,進行稻殼粉發酵,並於4月免費發放給農戶。目前,鐵力市新基質育苗技術已經推廣5000餘畝。

  談起該項目的生態效益和經濟效益,鐵力市農業技術推廣中心主任孫秀銘算了一筆細賬,『新基質育苗比常規育苗每畝可節約生產成本7元;育苗時間比常規育苗早7—10天;增加產量5%—10%;可節省常規育苗每畝需取用的地表10公分腐殖土或旱田土約0.1立方米;每畝一年可產生67公斤稻殼,稻殼粉碎發酵育苗後作為優質肥料可以還田,不但增加土地肥力,還可以避免原來稻殼焚燒產生的煙塵等污染』。

  按照上組數據,鐵力地區水田總面積45萬畝,全部采用新基質育苗後,每年可節約育苗生產成本315萬元,可增加產量1174.5—2349萬公斤,可減少對674.7畝的耕地資源的破壞,逐步減少3015萬公斤稻殼焚燒產生的污染……

  據了解,鐵力市將進一步加大推進力度,徹底淘汰傳統育苗方式,全部采用新基質育苗,進一步推動鐵力市生態農業綠色品牌的科學發展。

責任編輯:侯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