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5月25日訊 高考在即,個別不法分子又開始忙於通過網絡、熟人等設置陷阱,引誘家長上當,教唆考生違法違紀。為此,省招考辦提醒考生及家長,不但在考場內嘗試接收答案違法,從考場內向外傳題也屬違法,而考場違紀舞弊更將給予下一年度不得報名參加全國統考的處理。
考場內傳題犯法
2006年高考中,黑龍江省某市一名考生夢想考入名牌高校,其就讀於某名牌大學的同鄉通過網絡得知,可以通過微型秘錄機由考生從考場向外竊題,考場外『槍手』做出答案後再通過微型無線耳機傳送給考生,於是他們便購買設備,僱用在校大學生做『槍手』,高考期間實施了作案。最終這名考生及『槍手』全都按『非法獲取國家秘密罪』被繩之以法。教育部和國家保密局明確規定:全國統考的試題在啟封並在使用完畢前為『絕密級事項』。所以,考生在考場向外傳題即為泄密違法,在考場接收『答案』即為參與違法泄密。
違規者將嚴懲
從黑龍江省近年高考查處的違紀舞弊考生看,攜帶及使用無線電訊號傳輸工具者居多,也有個別考生冒險由他人代替考試或代替他人考試,或抄襲資料、傳遞小抄,或故意將答卷放在他人視野范圍內任由他人抄襲成為『雷同卷』。今年黑龍江省明確規定:對利用通訊工具作弊、由他人代替考試或代替他人考試等作弊行為情節嚴重的考生將給予下一年度不得報名參加全國統考的處理;觸犯法律的,依法追究法律責任。對所有違規考生情況都將如實記錄到其誠信考試電子檔案中,失信不但意味著考生可能與高考錄取失之交臂,更會影響考生日後的就業、工作等方面。
作弊器也更新
近幾年,從公安機關偵破的『販賣各式作弊工具』案件分析,不法分子在網上兜售的所謂『高科技訊號接收器械』考場靈驗兌現、『無線電傳送試題答案』用後屬實付款等,目的就是騙錢害人。而今年又有個別不法分子通過網絡、短信等方式向考生及家長兜售所謂『非金屬可攜帶器械』、『可躲避訊號檢測』等考場作弊工具。對此,公安機關正在追查源頭和去向。為確保今年高考安全,全省各考點將配備作弊克、金屬探測儀、無線訊號屏蔽裝置、考場監視錄像設備及無線訊號流動檢測車等,防止作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