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社會萬象  >  真情時刻
搜 索
黑龍江援建醫療隊為劍閣打造出一支帶不走的醫生隊伍
2009-05-25 23:25:58 來源:東北網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黑龍江省援建劍閣縣醫療隊醫生在給當地患者做手術

黑龍江省援建劍閣縣醫療隊醫生在當地醫院兒科查房

  編者按:2008年5月12日,一個被中國人永遠銘記在心的日子。如今,災難帶來的傷痛已經被如火如荼的家園重建所淹沒。黑龍江省對口支援四川省劍閣縣災後恢復重建工作正在緊張的進行中,為宣傳黑龍江省援建劍閣一周年先進人物、先進事跡,東北網記者重返劍閣縣進行系列采訪。

  東北網5月25日訊 題: 為劍閣人民打造一支帶不走的醫療隊伍

  記者 邵奇

  黑龍江省第三批援建劍閣縣醫療隊帶著龍江人民賦予的神聖使命,於2009年2月17日抵達劍閣,開展疾病控制、醫療援助工作。他們以精湛的醫術、高尚的醫德、優良的作風贏得了當地人民的好評和稱贊,受到了劍閣縣政府的的表彰。

  第三批醫療隊到達劍閣後,公共衛生專業的兩名隊員被分到縣疾控中心,其它4名同志按各自的專業被分到了縣醫院的相關科室。三個月來,隊員們始終把醫療安全和服務質量放在第一位,在各自的工作崗位上盡職盡責,付出了辛勤的勞動和汗水,得到了醫院及患者的認可和信任。

  劍閣縣人民醫院原本無腦外科醫生,李洪哲到院後帶教一名醫師,共收治各種顱腦損傷、腦出血病人40餘例,其中危重病人13例,在麻醉技術條件差,手術器械老化的情況下,仍然實施了顱內血腫、高血壓腦出血、顱骨凹陷性骨折、腦挫裂傷等手術11例,手術成功率100%。

  西廟鄉清潭四組木工孫勝國在幫鄉親修房時暈倒地在,右側基底節出血量約60ml,入院時處於深昏迷狀態。剛到劍閣4天的李洪哲親自主刀進行開顱手術,但病人腦血管彈性度與同年齡段相比顯得脆性更大,加大了操作難度及止血難度,經過手術治療後,現病人基本痊愈,已能言語,送來錦旗表示感謝。

  孫鈺瑋主任醫師到劍閣時右手小指肌健損傷仍未恢復,打著繃帶,但孫老師仍深入病房,指導科室醫生診療疑難雜癥,搶救危重病人,共救治重危患兒34人次,新生兒27人次,每周開展2-3次科室內小講座。

  王汝良副主任醫師對該院原有診療技術進行相應的適應性改良,指導診斷分析疑難病例、開展CT增強掃描,優化掃描技術,共做增強CT 50餘例,共出CT診斷報告約1200餘份,診斷正確率達90%以上,在診斷過程中如遇疑難病例就給全科人員仔細講解,給科內醫生講理論課,如CT的臨床應用,頭顱CT的基本病變及鑒別診斷,胸部CT的基本病變及肺部病變的鑒別診斷等,提高了科內醫務人員的診療技術水平。

  劍閣縣醫院CT室技術員李昇說:『我們醫院新進了螺旋CT機,由於受醫療技術的影響,使用方面有很大的局限,只能診斷一些常見病。現在,黑龍江的老師來了,各方面都得到了很大的改觀,對我們幫助很大。』

  第三批醫療衛生隊在開展援建工作期間,累計完成門診594次,急診80次,手術11次,查房74次。夜間科內如有搶救病員,每位隊員隨叫隨到,有時忙碌到深夜,直到病員轉危為安。援建醫療隊的到來使以前需要轉上級醫院手術的病人不再轉院,既節約了病人的開支,又提昇了醫院技術水平。在完成臨床工作的同時,醫療隊隊員們針對醫院現狀提交了近千字的建議書,其中4項已被采納。隊員們參加院內會診、開展下鄉巡回醫療、送醫送藥上門服務等共計25次,在科內舉行講座27次。

  四川『5·12』地震發生後,黑龍江省分批向劍閣縣派出醫療隊,對口支援該縣開展醫療衛生、疾控、衛生監督等方面工作。截至目前,黑龍江省已先後向劍閣縣派遣三批衛生醫療隊共計61人。臨床醫生在當地共出門診2.08萬人次,巡回醫療義診64821人次,發放衛生健康知識手冊44.5萬餘份,免費發放各類藥品達145種,總金額達42.5萬元。黑龍江援建醫療隊在當地拓展了服務項目,為醫院整體技術水平的提高和可持續發展奠定了基礎,打造出了一支帶不走的醫療隊伍。

 


 

黑龍江省援建劍閣縣醫療隊醫生在給當地病人做CT檢查

黑龍江省援建劍閣縣醫療隊醫生在查看當地患者的CT診斷報告

[1]  [2]  下一頁  尾頁

責任編輯:邵月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