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地方新聞  >  綏化
搜 索
綏化肇東市23萬人參加抗旱斗爭 澆灌作物面積50萬畝
2009-05-31 10:23:37 來源:東北網  作者:李曉東 車彥旭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5月31日訊 5月份以來,『龍江產糧第一縣』肇東市持續多日無有效降水, 115萬畝農作物受旱。肇東市委、市政府立即采取措施,全市23萬人參加抗旱,截止目前已澆灌各種作物面積50萬畝。

  大旱面前不懼旱

  肇東市屬於黑龍江省西南乾旱地區,十年九春旱。肇東市農委主任閆德久說,『肇東的抗旱工作經驗豐富,農民有傳統,乾部有共識,措施上有准備。』基於乾部群眾這一認識基礎,增強抗旱主動性,肇東市因勢利導,大力倡導澆與不澆不一樣、早澆晚澆不一樣、澆多澆少不一樣,以形勢分析、算帳對比、全民發動為內容,全市先後召開了抗旱動員會、現場推進會和部門協調會,廣泛宣傳,層層發動,全面部署,逐一落實,切實把廣大乾部群眾思想統一到抗大旱、保全苗的行動上來。形成了主動抗旱、搶早抗旱,旱情不除、抗旱不止的強烈共識。市委書記張錫纔、市長張亞忠先後多次深入到旱情較嚴重的宣化鄉、五裡明鎮、太平鄉等10多個鄉鎮進行調研,部署抗旱工作。

  多元投入是保障

  為保障抗旱物資需求,肇東市采取市、鄉、村、民四級聯動,全面加大投入力度。截止目前,共投入抗旱資金4310萬元,新打抗旱水源井260眼,維修抗旱設備3180臺套,新購置節水設備1130臺套,架線53公裡,新增變壓器157臺,水泵648臺,小白龍20萬延長米。僅五裡明鎮在抗旱期間就新打機電井66眼,新上噴灌機組14套,架電18公裡。由於投入加大,基本滿足了抗旱需求,為抗大旱、抗長旱,奪取糧食豐收奠定了堅實的物質基礎。

  互助聯合體讓農民心裡有底

  向陽鄉農民孫家財今年種植了30畝玉米,連日的乾旱讓老孫一籌莫展,去年剛打一眼機電井的黨員張萬庭看到這種情況後,與老孫結成幫扶對子,共用一個井取水,費用全免。通過組織農戶采取有機戶與無機戶、有車戶與無車戶、有井戶與無井戶、富裕戶與貧困戶結對子的形式,肇東市乾旱耕地澆灌面積正在逐步擴大。目前,肇東市已結成抗旱包扶對子450多個。同時,各級領導乾部包村、包屯、包戶、包水源、包地塊,全天候深入田間地頭,靠前指揮,全面做好物資下擺、水電調度、人車調配等項工作,及時排查和解決抗旱過程中出現的各種困難和問題。並從涉農部門抽調精兵強將,組成五個抗旱督辦組,深入鄉村地塊進行全程督辦檢查,將各鄉村抗旱工作情況及時反饋,在全市一天一通報,保障了全市抗旱工作順暢高效進行。

  眾志成城戰『旱魔』

  為加快抗旱速度,擴大抗旱面積,保證抗旱質量,突出抗旱效果,肇東市采取車拉人澆、機井灌溉,澆灌結合的辦法,全面實行隔壟溝灌、噴灌、滴灌、管輸灌、注水灌等綜合手段,做到水利設施連軸轉、抗旱人員輪班乾,全面掀起了抗旱熱潮,以全市6700眼機電井為主導,農戶飲水井為補充,大小井全部合閘出水,利用一切現有水利設施,開動一切可以利用的供水設備,合力投入到抗旱中來,日澆灌面積15萬畝以上,高峰期日出動人員23萬人,車輛11萬臺套。同時,市農委、工商、物價、技術監督、電業、石油、水利、農機等部門,充分發揮職能作用,以旱為令,對控制物價水價、物資供應、質量監督、技術指導等方面全程檢查、指導和服務,使抗旱工作取得了階段性明顯成效。

責任編輯:隋洪波

【深度報道】黑龍江遭遇嚴重旱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