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地方新聞  >  鶴崗
搜 索
鶴崗蘿北縣『水陸兩棲』抗旱戰為耕地保苗『解渴』
2009-06-01 15:21:25 來源:東北網  作者:耿向文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6月1日訊 屬沿江耕地的名山鎮兩個村,啟動了12個泵站,抽黑龍江水灌田;屬『內陸』耕地的鄉鎮則用水車、水罐、噴藥罐等從泡子取水灌溉已播種的農田……連日來,蘿北縣面對旱情不等不靠,根據耕地所處地理位置的不同,因地制宜引導並帶領農民全面打響了『水陸兩棲』抗旱保春種戰役,使全縣84萬畝耕地的嗷嗷『喊渴』聲逐漸變小變弱,最大限度地減少了災害損失。

  據鶴崗政府網站消息,5月份以來,蘿北縣降水少,氣溫高,且大風日較多,土壤水分蒸發較快。據氣象部門統計,截至5月30日,降雨僅為5.9毫米,比去年同期少112.6毫米,使播種後的大田作物大面積出現『吊乾』和『芽乾』現象。造成全縣111萬畝耕地的94.82萬畝受旱。其中,重旱56.1萬畝,有70.6萬畝還未出苗。旱情發生後,蘿北縣迅速啟動了抗旱應急預案,農業專家組連夜制定了《抗旱工作指導意見》,並下發到各鄉(鎮),實行了旱情會商和日報制,每3天就召開一次抗旱指揮部緊急會議。同時,成立了7個抗旱工作推進組,具體負責抗旱各項措施的推進落實工作。縣主要領導親赴抗旱第一線,組織和指導開展抗旱工作;包村縣領導每天都深入鄉鎮和村屯指導抗旱工作,幫助解決抗旱中存在的問題;各包村單位派專人常駐村屯,幫助村民開展抗旱保春種工作。現已啟動了一切可以利用的水利灌溉設施,全力以赴,澆水保全苗。

  該縣原有2485眼機井,881套噴灌設備,沿江有58個臨時泵站,現已全部滿負荷工作。全縣日均出動抗旱大軍6500餘人次。對南部平原村屯,動員農民打井抗旱;對北部山區能打井的平原村屯,也采取打井抗旱,對不能打井的村屯,鼓勵村民利用水罐、噴藥罐等抗旱設備進行自救。對臨近河流、泡澤的村屯,則幫助架設臨時泵站進行引水澆灌。

  截至30日,該縣已通過農民自籌和政府補貼的方式投資1474.47萬元,新打1018眼抗旱機井,並新購置了788套節水噴灌設備,已有效澆灌了23.5萬畝旱田,解決了2萬畝水田泡不上田的問題。據氣象部門預測,5月下旬至6月10日,全縣仍無有效降雨,旱情呈逐漸加重趨勢。面對凶猛的旱情,該縣將對遭受嚴重旱災的地塊,選擇早熟品種或替代作物進行坐水毀補種。與此同時,又安排100萬元資金補貼打井4710眼,並再購置噴灌設備和人工降雨設備,抓住有利氣象條件,讓炮彈上天『呼風喚雨』緩節旱情,最大限度地減少災害損失。

責任編輯:邵月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