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社會萬象  >  法治聚焦
搜 索
盲目發放貸款手續不完善等是造成逾期貸款糾紛案主因
2009-06-03 09:55:54 來源:東北網  作者:於長珍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6月3日訊 近年來,全國法院受理的逾期貸款糾紛案件不斷上昇,不僅給金融體制的發展帶來了較大衝擊,也直接影響國民經濟的運轉。據了解,盲目發放貸款、借款手續不完善等是造成逾期貸款糾紛案件的主要原因。

  盲目發放貸款

  有的金融部門對借貸方申請不認真審查,對一些企業的立項缺乏考證。有的銀行職員擅自將資金非法轉入他人自辦的企業中進行營利活動,有的領導盲目簽字將款貸出,使一些巨額貸款誤入長期虧損企業或者被個人佔用。

  借款手續不完善

  這類情況多出現在農村信用社,借款合同不符合法律規定,甚至有相當一部分借貸關系不明確,無書面合同,收貸時弄不清誰的貸款。還有個別的合同貸款人簽名,因此借、貸雙方經常產生矛盾。如李某與信用社金融借款糾紛一案,李某一個身份證貸了十幾筆款,合計金額幾萬元,實際上李某只貸了一筆。

  欺詐性貸款

  有的人鑽金融體制改革政策的空子,非法挪用或采用假憑證等套取國家資金。如某企業以擴大經營為由,從銀行取得貸款,用該企業的廠房抵押。此後銀行發現該企業廠房是租賃的,企業經營者已攜款出逃,國家受了損失。

  發貸謀私

  有的信貸機構,由於缺乏嚴格的金融審批手續和管理制度,致使個別領導或信貸人員利用職務之便批『人情貸款』,造成信貸資金緊張,一些地方農民備耕真正急需貸款,卻得不到。

  制約機制失衡

  金融部門檢查、監督機制不健全,對發放後的貸款流向不檢查、不過問、不控制,致使有的貸款查無去向。還有一些銀行與信用社之間由於工作不協調,職員在工作上互相推逶,致使一些貸款不能按期收回。

  在新的歷史時期,金融業的調控能力必將給市場經濟的發展速度帶來決定性的影響。為了預防和減少在金融信貸方面出現的問題,讓信貸資金有效的為經濟改革服務,對上述問題應當采取積極措施加以糾正。建立健全借貸審批制度,實行先審後貸、主管領導把關和逐級審批制度,查清貸款用途、借款方的虛有其表有資金呼還貸方式、借貸方的主體資格及擔保能力等,確保貸款能按時收回。還應當進一步健全借貸手續,金融部門在發放貸款時要嚴格認真地執行《金融借貸條例》,形成一個完整、嚴格的借貸制度,做到權利與義務明確,讓借貸人明確違約的後果和所應當承擔的法律責任。在金融機構內部實行完善的檢查、監督機制,對發放的貸款進行定期檢查,責任到人,同時加強上下能的調控監管機制。增強金融信貸員的守法意識,對違法違紀的單位和個人要及時進行懲治,維護和穩定金融秩序。

責任編輯:隋洪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