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地方新聞  >  牡丹江
搜 索
牡丹江投入1135萬元全力抗旱 受旱面積減少近40萬畝
2009-06-05 11:15:01 來源:東北網-牡丹江晨報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6月5日訊 連續幾天的降雨,使得牡丹江市耕地旱情有所緩解。6月4日,記者從市農委和水務局了解到,目前,全市已經投入抗旱資金1135萬元,投入抗旱機電井5430眼,全市受旱面積也從6月3日的222萬畝減少到了185萬畝。

  據了解,從全市旱情看,由於4月份降水偏多,土壤?情較好,多數縣(市)大田苗情較好,但受5月份高溫、大風、少雨天氣的影響,旱田逐漸失?,水田小自流灌區接近斷流或已經斷流。5月份全市平均降雨量為18.3毫米,最少為東寧縣10.4毫米,最多為寧安市27.8毫米,比歷史同期少45—78%。全市主要江河流量接近常年,水庫蓄水好於去年,但一些小河流接近斷流或已經斷流。水田渴水地塊主要集中在東寧縣大肚川河、老黑山河、小烏蛇溝河,寧安市馬蓮河、嘎斯河等小流域自流灌區及渤海灌區末段部分水田。

  為減少旱情帶來的損失,各縣(市)、區已啟動抗旱應急預案,采取各種抗旱措施。全市共投入抗旱資金1135.6萬元,其中,省投40萬元,地方自籌406.1萬元,群眾自籌689.5萬元,共啟動機電井5430眼、抗旱設備4300臺(套)、泵站84處,出動機動運水車輛9160臺,日出動抗旱人數5.9萬人。在全市大田裡,均能看到缺苗地塊的農民正抓緊毀種補種補栽,各地也做好了人工增雨的准備,各種運水、注水工具全部投入使用,確保不發生死苗現象。另外,各地均加強了苗期田間管理,不少地塊開始實施鏟前趟一犁或鏟前深松,農業專家深入田間地頭指導農民采取葉面噴施抗旱劑、保水劑等辦法,提高抗旱效果,采取挖截流槽、滲水坑、大口井提水等措施,解決水田泡田用水和插後乾用水。

責任編輯:邵月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