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經濟·旅游  >  旅游
搜 索
境外游服務投訴增加 黑龍江省消協提醒游客四注意
2009-06-08 11:10:37 來源:東北網  作者:顧碩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6月8日訊(記者 顧碩) 近年來,隨著『境外游』的大幅增長,境外旅游服務的投訴和糾紛也不斷增加。問題表現在一些無境外旅游資質的所謂『旅行社』擅自組團,然後『拼團』給其他旅行社;以低團費吸引游客參團,旅游途中增加許多隱性消費項目;對年老年少的游客加收團費;『境外游』成了購物游,購物場所以假冒偽劣商品欺騙消費者等等。

  哈爾濱市陳女士不久前參加了某旅行社組織的境外游,途中導游將他們帶到一家珠寶公司。珠寶公司導購小姐給他們介紹各種首飾,並說如果不放心,可以去鑒定。陳女士信以為真,便買了近3千餘元的金首飾。回國後仔細察看,覺得顏色、質地都與當時介紹的不同,於是送到檢驗機構鑒定。鑒定結果是,這些首飾全是假貨一點含金量都沒有。再一看購物發票,不僅沒注明公司的名稱、地址、電話等,而且連產品名稱也是簡稱。此時陳女士纔意識到上當,便向當地消協求助。因經營者在境外,消協也只能通過旅行社聯系境外相關部門進行這樁棘手漫長的維權工作……

  國內游相比,境外游因為語言不通,法律、風俗不同,消費者對於旅行社的依賴性更大,也更容易上當受騙。在人生地不熟的境外,遇到侵權行為也往往敢怒不敢言,而回國後又會因種種不便難以維權。為此,黑龍江省消費者協會提醒消費者參加境外旅游要掌握出境游常識,防止造成不必要的麻煩。

  選好旅行社、簽好旅游合同

  要選擇有境外游組團資質的、信譽良好的旅行社,多考察,多諮詢,不要被低廉團費所迷惑,要慎重參加『拼團』、『轉團』旅游。簽訂旅游合同時,一定要把各項事宜寫清楚,切忌用語含糊;對日程安排、景點數量、食宿標准、出行交通工具、游覽過程中是否有自費項目、違約賠償等等,一定要寫明白,做到明明白白消費:清楚旅行路線、價格、時間、交通工具、吃住檔次和標准以及違約責任。

  帶上雙幣信用卡,少帶現金

  出境旅游時,要事先准備好一張雙幣種信用卡。目前大多數消費者還是習慣用現金支付費用,但出境在外攜帶大量現金十分不安全。出境旅游可以帶上少量外匯,以備打車、吃當地特色小店等小額消費之需,但大額消費一定要盡可能刷卡。境外游中,一些消費者在現金不足時往往選擇到ATM機上取款,但這種方式消費者損失比較大,需支付相當數額的貨幣兌換手續費。

  境外購物要謹慎

  出境旅游,導游帶游客逛商場購物是必不可少的內容,這關系到旅行社及導游的收入。大多數導游總是要搖脣鼓舌,極力吹噓有關商場及其商品,更以所謂『價廉物美』等為誘餌,引人入彀。因而境外購物必須保持清醒頭腦,以免上當,特別是在語言交流困難、路途遙遠的國家購物尤其要警惕。在成交前一定要先了解一下目標商品的產地、價格、款式、成色和計量方法,並與國內同類商品做比較。境外的大部分商品沒有價格限制,因此不同商店出售的相同商品,其價格可能差別很大,並且消費者也不可以因價格因素而退貨。購物時要索取購物憑證,以備日後出現消費糾紛時作為投訴證據。不要購買所謂的『水貨』,購買水貨違反我國和其他一些國家的法律規定;『水貨』的價格雖然低,但廠商不為這些商品提供售後服務,更不能進出海關。

  保存好有關消費證據

  消費者應妥善保存好旅游合同、旅游行程表、旅游費收據、購物憑證等各種消費證據。對於旅游合同、旅游行程表、旅游費收據等,消費者可以只攜帶復印件出行,以防丟失。為防止旅行社隨意變更計劃,消費者在報名時就一定要索取詳細的旅游行程表,並在旅途中隨時對照,發現問題後即以此為依據主張和維護自己的利益。

責任編輯:路雲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