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6月9日訊 2009年高考於昨天下午基本順利結束,從昨天學生答題反饋情況看,『從知識立意向能力立意轉變』成為綜合與外語兩個考試科目不約而同的『選擇』。老師們分析,『今年的試題成功實現了與新課程的「接軌」』、這對明年使用新課程教材、將參加『新高考』的廣大教師和學生而言,在教學、學習、復習等方面將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導意義。
理綜:
突出考查能力立意
點評教師:王丹(哈三中高級教師、理綜備課組組長)
特點:根據學生反饋的答題情況看,試題數量比往年有所增加,雖沒有偏題,但難度略有提高。考查知識點比較細致,要求學生對知識有全面、深入、准確的理解,既要知其然,又要知其所以然,纔能答得比較完美,要想得高分並不容易。總體看,理綜試題體現了與新課程的『接軌』,突出強調了對考生能力的考查,體現了從知識立意向能力立意的轉變,特別是物理、生物試題中有多道從實際生活出發,要求考生運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
啟發:今年理綜試卷體現了新課程的一個明顯特點:要充分學會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並將各學科知識應用到生活實踐中。因此,今後,學生要著力培養自己的動手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將知識與實踐應用將結合。
文綜:
注重考量綜合素養
點評教師:郭迎霞(哈三中高級教師、文綜備課組組長)
特點:試題總體上是對去年的繼承與發展,成為新課程的有效過渡,體現了考綱『能力立意、問題中心』的命題原則。側重考查考生對有效信息提取、分析和綜合運用的能力。試題原創性強,難度比以往略有提高,有利於選拔。題目選材新、視角新、設問新且契合社會熱點,思維量大,題目靈活。淡化『死知識』,突出對學科思維的考查,注重對考生材料解析、知識遷移和重組能力的考查。較好地體現了學科綜合,如『三國』一題視角開闊,人文氣息濃厚,體現了知識的深度和廣度,考查了考生的綜合素養。同時,試題強調了對考生心理素質和情感態度以及價值觀的綜合考量。
啟發:今後,那些習慣背誦書本、課外知識貧乏、不講方法訓練和能力培養的學生將不會在考試中得高分。在日常學習中,廣大學生要有意識地加強對知識、素質、能力和心理等方面綜合素質的提高。
外語:
考查語言運用交際能力
點評教師:王莉(哈三中高級教師、英語備課組組長)
特點:從學生反饋情況分析,今年試題難易度與前幾年接近,嚴格遵循考綱,體現了英語學科特點,強調考查語言的運用和交際性。試題區分度較好,各層次學生都有話可說,同時,有特色,有創新。貼近生活實際,著重加強考查語言的應用性是今年試題的突出特點,如作文要求學生以在美國生活的房客的身份,在出門前給房東留便條,就重點考查了學生對語言的運用和把握能力。
啟發:『語言不能學死』,要強化對語言綜合素質的培養,如詞匯、語法、閱讀能力、聽力能力以及寫作技能的綜合學習與訓練,不能單純偏重其中某一部分。同時,學生要著力培養自己的語言運用和交際能力,夯實基礎。估計今後在新課程英語教學中會更多滲透語言的文化性,學生也要注意到這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