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6月12日訊 連日來,哈爾濱南崗區清明三道街78戶居民向記者反映,他們10多天沒水吃了,給居民生活造成極大不便,他們找到物業、供水等部門都說不是自己管線的毛病,不明停水究竟『卡』在了哪兒?日前,記者對此進行了調查。
9日10時許,記者在清明三道街部分居民家看到,家裡的水龍頭流不出一滴水,許多居民家地上的盆罐等都裝滿了水,李師傅家水池子裡堆滿了沒有洗的碗筷,他說好多家都像他家一樣。在樓下,許多中老年人拎桶拎壺到對面的樓去拎水。
據居民介紹,該樓有4個單元78戶居民數百口人,從1日至今全樓就斷水了。於是,居民找到負責小區物業的南崗房產經營公司第二分公司及房管站、哈西供水公司和相關部門,他們說樓裡斷水和他們負責的管線沒關系。
10日8時許,記者冒雨來到清明三道街6號看到,哈西供水公司的搶修車輛和人員正在冒雨搶修。據該公司郎經理介紹,居民說該棟樓是上世紀70年代的老樓,供水管線年久失修等,可能是導致無水吃的原因之一。但不管是誰的責任,應盡快讓居民吃上水,該公司正冒雨檢查所有閥門,並清理進戶管線的淤泥。負責該棟樓的南崗房產經營公司第二分公司也在配合檢查,目前不明停水原因還沒有查出來。
78戶居民10天無水吃竟無人過問,究竟誰來追責?據供水部門介紹,哈爾濱市供水《條例》中,沒有就上述問題規定追責制。多年來,許多施工單位挖斷管線造成居民大面積停水或拒不搶修損壞管線等,竟無一單位被追責或受罰,現有的供水《條例》存在『盲區』。
有關專家認為,居民樓停水,房管物業是第一責任人,應立即檢查搶修或積極協調,目前互相推委現象普遍,而問責機制缺失凸顯法規『盲區』,應盡快建立問責機制,造成居民的直接損失和間接損失都應依法得到賠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