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鶴崗市市長張雨浦(中)到南山區檢查招商引資和項目建設情況 陸鐵男攝 |
東北網6月13日訊(陸鐵男 記者高長利) 在哈洽會開幕前夕,鶴崗市委副書記、市長張雨浦接受了記者的專訪。
鶴崗作為老工業基地和資源型城市,近年來確定了符合市場經濟規律和市情特點的發展戰略,即堅持工業立市戰略思想和『兩大基地、六大產業』戰略方向不動搖,把傳統產業做強,把新興產業做大,通過對資源的深度加工,延長產業鏈條,增加附加值,提高產業、產品的競爭力,切實把資源優勢轉變為競爭優勢、經濟優勢,努力通過產業結構的戰略性調整,建設多元產業,實現由單一的煤炭經濟向多元經濟轉型,由單一的煤炭城市向綜合性城市轉型。
張雨浦說,實施煤炭資源精深加工,加快就地轉化,延長產業鏈條,提昇產業效益,增強產業競爭力,由以煤炭采掘為主向以煤炭深加工為主產業轉型,為調結構爭取時間、積累資金、創造條件。加快建設煤焦化、煤氣化、煤轉電、煤層氣利用四個煤炭轉化產業鏈,爭取五年內使煤炭就地加工轉化率達到60%以上。(1)在煤——焦——化產業鏈上,規劃建設300萬噸焦化產能、30萬噸合成氨52萬噸尿素聯產10萬噸甲醇項目、25萬噸煤焦油深加工項目,形成苯、苯酐、?酚?油、炭黑、瀝青等系列產品。(2)在煤——氣——化產業鏈上,重點建設中化工程集團240萬噸甲醇項目一期60萬噸大顆粒化肥和60萬噸甲醇、龍煤集團60萬噸合成氨104萬噸尿素、鶴翔煤化90萬噸焦化10萬噸甲醇項目,力爭兩年內建成並投產達效;再用3--5年時間,建成深度開發二甲醚、烯烴、甲醛、甲醇蛋白、碳酸二甲酯、醋酸乙酯等甲醇下游產品。(3)在煤——電——高載能產業鏈上,在現有135萬千瓦發電能力的基礎上,建設220萬千瓦發電裝置(華能鶴崗電廠120萬千瓦三期工程、鶴礦集團100萬千瓦矸石熱電項目),使全市裝機容量達到360萬千瓦。在此基礎上,規劃建設利用熱電聯產的蒸氣年產10萬噸乙醇項目、年產5萬噸谷氨酸項目和石墨電極等高載能項目和實施城市電氣化工程。(4)在煤層氣開發產業鏈上,根據鶴崗市煤層氣的儲量和品質,主要是加快燃氣和化工利用,重點規劃建設16萬噸成品油間接液化裝置和城市居民燃氣使用工程。
以深度開發農、牧、林資源項目為依托,發展現代農業。張雨浦表示,鶴崗區域擁有700萬畝耕地,生態優良,糧食生產能力近50億斤以上,是黑龍江省水稻、大豆主產區,且黑龍江東部四大墾區之一的寶泉嶺農墾分局位居鶴崗,發展現代農業得天獨厚。一是積極實施糧食產能工程。充分發揮黑龍江沿岸『綠色走廊』的生態優勢,努力發展優質、高效、綠色、生態種植業,提高糧食生產綜合效益,確保每年糧食產量穩定在50億斤以上,綠色食品種植面積達到一半以上。在此基礎上,加快推進糧食深加工。在大米深加工上,進一步整合區域大米加工企業和綠色優質大米品牌,著力發展優質大米及大米蛋白、米糠油等系列產品,使大米加工能力達到400萬噸,兩年內開始研制開發谷維素、甾醇、阿魏酸等米糠油下游產品。在玉米深加工上,以興匯公司百萬噸玉米深加工項目為龍頭,著力發展玉米精深加工及其系列產品,全力推進20萬噸冰醋酸、5萬噸醋酸乙酯等酒精下游產品項目,遠期規劃玉米生產淀粉糖、味精、乳酸、檸檬酸、甘油等系列營養品和玉米塑料項目。在油脂深加工上,以九三油脂為龍頭,著力發展高檔食用油、卵磷脂等下游產品。積極推進大豆濃縮蛋白、大豆分離蛋白項目;規劃建設大豆生物蛋白及系列產品項目,使大豆實現由初加工向深加工轉變。二是大力發展林區經濟。鶴崗森林面積廣闊,森林面積佔市域面積的70%以上,活立木蓄積量4000萬立方米以上,生產20餘種珍貴樹種和經濟樹種,且76%是天然林;同時,對面的俄羅斯森林資源更為豐厚,每年通過口岸可進口木材20萬立方米以上,加之區域自產木材20萬立方米,每年可擁有40萬立方米的木材可用量。以此資源為依托,加快木漿造紙、特種紙、優質家具等系列開發,加快萬壽菊、五味子等優勢北藥開發,加快山野菜、山野果等林產品開發,全面發展林區經濟。三是大力發展畜牧養殖加工業。以寶泉嶺肉業為龍頭,著力發展肉類及其系列下游產品。全力支持北大荒肉業豬系列產品深加工項目,規劃建設年屠宰及精深加工20萬頭肉羊、2000萬只肉雞項目。以聖元乳業為龍頭,著力發展配方奶粉、高溫滅菌奶、酸奶、奶酪等乳制品規劃建設20萬頭奶牛養殖基地、日產鮮奶1500噸項目,建設全國乳品生產加工基地。
就如何切實有效地抓好工業保增長、促發展工作,張雨浦深有感觸,激動地說,鶴崗市非煤產業項目似雨後春筍,展露出勃勃生機,一些大項目亮點突出,特色獨具,將加速鶴崗發展接續替代產業,促進鶴崗又好又快持續發展。工業經濟無論過去、現在和未來,都是全市經濟社會發展的戰略支橕。要客觀審視鶴崗工業發展歷史,把握當前大勢,搶抓發展機遇。鶴崗工業肇始於上世紀之初,興建於解放之後,徘徊於文革之中,跨越於改革開放初期,低迷振蕩於主體地位動搖時期(上世紀90年代至新世紀之初),調整振興於新千年以來。雖然近年來鶴崗市工業經濟發展步伐加快,但歷史形成的矛盾和現實的問題依然突出:從產業構成看,一、二、三產業比例不協調;從產業內部看,采掘業比重大、制造業比重小;從企業現狀看,數量偏少、規模偏小、效益偏低;從產品結構看,類別少、鏈條短、科技含量和經濟附加值偏低。因此,必須堅持工業富市、工業強市、工業立市的發展戰略,堅持走新型工業化的道路,堅定不移地推動工業經濟又好又快發展,為扭轉當前的被動局勢,促進長遠發展奠定基礎、提供支橕。
張雨浦說,今年鶴崗市工業經濟保增長、促發展主要目標是:全市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15%,利稅增長15%;實施千萬元以上市級重點建設項目36項,當年完成投資26億元以上。對這個目標,無論克服多大的困難,都必須保證完成。要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以結構調整為主線,以提昇增速為重點,以項目為支橕,以人纔、科技和資源為保證,走新型工業化道路,堅持工業立市戰略思想和『兩大基地、六大產業』的戰略方向不動搖,把傳統產業做強,把新興產業做大,著力打造煤電名城、化肥名城、石墨名城、稻米名城、旅游名城和邊貿名城,努力把鶴崗建設成現代工業基地。為此,要切實加大政策落實和運用力度,認真研究並推進落實國家和省、市支持企業發展的各項政策措施。要細化措施,增強政策操作性,切實發揮政策的實效性。要加大幫助企業解決實際困難的力度。要努力幫助企業破解資金『瓶頸』,尤其要重視對中小企業融資難問題的解決,積極探索,突破貸款抵押和擔保方式等難題,試行企業聯保、企業互助,抓緊推進小額貸款公司的籌建工作,為中小企業發展創造基本條件。市政府已決定兩年內再向市擔保機構注入4000萬元擔保資金,增強擔保能力,放大貸款規模。同時,要用足用好市政府1000萬元中小企業發展專項資金。近年來,鶴崗一批企業家逐漸成長起來,全市上下要給企業家乾事創業提供一個好的環境,真正形成培養企業家、愛護企業家、珍惜企業家、扶持企業家的良好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