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地方新聞  >  牡丹江
搜 索
牡丹江海林市優良環境 叫響『林海雪原』品牌
2009-06-14 10:38:03 來源:東北網-黑龍江日報  作者:王繪灃 徐大勇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6月14日訊驅車從301國道駛入素有『林海雪原』之譽的海林市,首先映入眼簾的是生機勃勃的海林經濟開發區。如火如荼的施工建設場面、鱗次櫛比的工業廠房、72米寬的入城路和綠化帶……著實讓人對這個縣級市刮目相看。

  熱鬧的場面、激增的指標數字背後,是海林市近年來努力改善經濟發展環境所做出的一系列努力。如今,優良的環境正成為『林海雪原』迅速崛起的第一競爭力。

  叫響『林海雪原』品牌

  『城如人,貴有品。』近年來,海林市始終將創建優良的經濟發展環境作為全方位立體化工程綜合整治,努力叫響『林海雪原』品牌,打造獨具魅力的城市名片。

  為創優服務,降低企業商務成本,海林把優質高效的『保姆式』服務作為親商安商的有力舉措,出臺了《對重點項目開闢審批綠色通道的保障措施》,將原有行政審批事項從1108項減少到220項,取消34項收費,編制《收費目錄》向企業和社會公開;制定《優化經濟發展環境項目審批跟蹤問效考核辦法》,對重點企業實施掛牌服務、協議服務,紀檢監察部門還在開發區派駐聯系點和聯絡員,及時協調解決企業在外部環境方面遇到的難題。

  為避免基層部門『中梗阻』,海林市要求56個涉及發展環境的重點部門,學習借鑒外地經驗,從各自實際出發,分別制定服務發展、服務企業、優化環境的具體措施,通過新聞媒體公開承諾,主動接受監督。同時,公開市委書記、市長和紀委書記的電話,直接聽取社會各界意見和建議,並在市區繁華地段、公共場所和外來客商集中場所設立了『投訴箱』。

  啟航(營口)大醬企業原來需要3個月纔能跑完的食品生產許可證手續,在海林市質量技術監督局的多方努力下一天辦結。從90天到1天,實現了為企業貼心服務的時間跨越。

  提昇城市整體形象

  『從一定意義上講,現代經濟就是環境經濟,發展環境已成為經濟發展的第一要素和吸引投資的核心競爭力。環境是競爭力,更是生產力、推動力,這在今天的海林已成為基本共識。』市委書記馬裡說。

  通過加大創建優良經濟發展環境工作力度,促進了海林市域經濟健康快速發展,各行業部門服務承諾措施逐步完善落實。『一切依靠發展、一切為了發展』已滲入到各級領導和廣大乾部群眾腦海深處。

  在海林市行政服務中心,客商們感受到的是真誠貼心的服務,『高效、超前、熱情』充分營造出『親商、安商、扶商、護商』的濃厚氛圍。

  在抓好軟環境建設的同時,海林市按照宜居宜業宜商宜學宜游的生態明珠城定位,加速推進城市環境建設,先後被評為全國林業生態建設先進市、全國生態示范區試點市、省級文明城市建設標兵市和省內唯一的園林化城市,並被聯合國人居署列為可持續發展城市計劃試點市。

  今年以來,海林實施『五城同創』、『五大戰役』和『城鄉潔淨工程』,高標准建設了道路、廣場、公園、學校和五星級酒店等一批重點工程,拆遷面積22萬平方米,開發面積70萬平方米,是過去5年的總和。啟動了開發區12平方公裡基礎建設,園區企業達到45戶,投資額23億元,被列為全省優勢產業集聚示范點。

  2008年,海林市全年投入城市建設資金12億元,是上年的2.5倍,拉動GDP增長1.5個百分點,成功入選中國特色魅力城市200強。

  『海林速度』創造奇跡

  日前,海林市舉行『雙六十』項目開工簽約儀式,3天內集中開工、簽約項目66個,投資總額達61.1億元。

  施工車輛來回穿梭,大型塔吊吊臂舞動……隨處可見的火熱施工場面,讓人真切感受到城市建設的迅猛發展。

  2008年,海林市地區生產總值實現70.3億元,增長17%;全口徑財政收入突破7億元,增長40%,總量和增速均創歷史新高;固定資產投資完成35億元,增長40%;招商引資到位資金完成30.08億元,增長36.3%。5月15日,海林市召開經濟工作會議,一次性拿出400萬元對經濟發展功臣進行獎勵,無論是獎勵總額、單項獎金,還是表彰人數、涉及范圍,在海林歷史上均屬首次。

  亞太地區最大、世界第三的國際家具制造企業臺昇國際集團,世界500強企業瑞典宜家公司,亞洲木地板骨乾企業盈彬大自然和亞洲最大的珠寶加工企業世紀珠寶等一批知名企業相繼落戶,全國五大電力公司已有3家進入海林,大項目加速聚集,各項經濟指標的快速增長詮釋著『海林速度』所創造的奇跡。

  今年1~4月,海林市全口徑財政收入完成2.69億元,同比增長40.9%,一般預算收入完成7186萬元,增長68.9%,招商引資到位資金實現10.5億元,城鎮固定資產投資2.37億元,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增加值完成2.64億元。

  以全局之力優化發展環境,以環境發力推動經濟前行。如今,海林市正呈現出追趕、跨越發展的強勁勢頭。

責任編輯:劉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