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資料片 |
東北網6月15日訊 翻開20年前首屆哈洽會一張張朴素的『面孔』,再翻閱一下今日絢麗多彩的請柬、邀請函……哈洽會已從嗷嗷待哺的嬰兒出落成亭亭玉立的少女。在哈洽會步入20歲生日之際,探尋其華麗變身的過程會發現,哈洽會能夠20年長盛不衰,在於其准確的定位和獨具的特色,更在於它始終應和時代脈搏,開拓多元化國際經貿市場。
蛻變之路日趨成熟
1990年6月6日,哈洽會鳴響了第一聲禮炮,從那時起,我國打開了通向東歐國家貿易的大門。當時名為『中國對蘇聯、東歐國家經濟貿易洽談會』在省展覽館舉辦,邀請的客戶僅限於原蘇聯和東歐國家,交易的形式和內容基本停留在簡單的易貨貿易、項目合作和勞務輸出。3個暖瓶換一臺冰箱,一臺計算機換10噸矽鋼片,貿易方式盡管原始,但卻『換』來了對自己和別人的再認識。
1992年至1995年,哈洽會步入發展的第二個階段,更名為『中國哈爾濱邊境、地方經濟貿易洽談會』。這時的哈洽會不但參展對象擴大了,貿易方式也由單一的易貨貿易轉變為既有易貨又有現匯的交易形式。
從1994年第五屆哈洽會起,日本、韓國、東南亞和我國港澳臺等周邊國家和地區客商開始參會參展,國內『南聯』也列為重要內容,一個帶有地方特色的綜合性國際博覽會已勾畫出輪廓。
1996年至2004年,哈洽會步入第三階段,從1996年第七屆開始,更名為『中國哈爾濱經濟貿易洽談會』。貿易方式日益完善,既有規范的易貨貿易,又有現匯貿易和經濟技術合作;參展商品提檔昇級,突出名優新特尖,突出產品的高附加值和高科技含量;一大批『南聯』項目領銜哈洽會。
2005年,第十六屆哈洽會進入國家級、國際性的新階段。開始由中國商務部、國務院東北辦、中國貿促會、黑龍江省政府共同主辦,並於2006年第十七屆更名為『中國哈爾濱國際經濟貿易洽談會』。自1990年創辦至今,有8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150多萬名中外客商、專業觀眾參會參展,總成交額逾千億美元。幾經歲月打磨,哈洽會已經成為黑龍江的『金名片』。
區域合作借力發力
從初創走向成熟,從區域走向世界。如今的哈洽會已成為開拓國際市場、加強與世界各國經貿合作的紐帶和橋梁。30多個省、市、自治區的客商與8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賓朋共聚一堂,推介各自優勢、洽談項目合作。
哈洽會不僅讓黑龍江走向世界,也帶動著國內各省(區)參展商走向世界。第十七屆哈洽會時,貴州首次以省政府名義組團參加哈洽會,並簽下了高達60多億元的投資項目合同。貴州省副省長蒙啟良表示,哈洽會既拉動了貴州與黑龍江的經濟發展,也借助其平臺啟動了貴州對俄的經貿合作。哈洽會已經成為連接經貿洽談的橋梁與紐帶,引領國內各省、企業與國外企業間的經濟合作。
從連續多屆的俄羅斯商務日、韓國商務日、日本商務日、香港商務日、龍·臺·遠東經貿合作洽談日等活動中,可以看出,哈洽會已衍生出一個區域合作的品牌家族。
國際經貿活動的空前活躍,必然拉動地方產業的優化和發展。受益最大的還是國內參展團體,尤其是黑、吉、遼、內蒙古同唱東北振興大戲。哈洽會不僅是國際化經貿合作商榷遠景的平臺,也是國內區域合作的比拼舞臺。
多重元素『助陣』
歷經20年長盛不衰,哈洽會成功之處在於其准確的定位和獨具的特色,也在於它有多重元素『助陣』,提昇著哈洽品牌的品位和層次。每屆哈洽會都舉辦豐富多彩的商務、科技、文化體育交流活動,包括『中俄經貿高級論壇』、『俄羅斯商務日』等國際論壇、商務日、商務周、項目推介會、人纔交流會等20多項活動。隨著哈洽會規模的擴大,活動層次的提高,不僅文化元素融入經貿活動中,黑龍江的冰雪旅游產業、會展業、綠色食品產業,也以一種文化產業的形式展現在國際客商的面前,讓更多的人了解黑土文化。
哈洽會一年比一年有新的創意、新的特點、新的內容、新的提高,不僅是多元化貿易與招商引資相結合的結晶,精致辦會務求實效,也使哈洽會越發具有吸引力。少了你來我往的迎送宴請,多了直奔商機的走訪考察;少了程序固定的開幕致辭,多了直入主題的洽談對接;項目招商冊由厚重的大本變成幾張特薄銅版紙制成的『掛歷』……這些細節,僅僅是哈洽會會務活動逐步務實求精的縮影。如今的哈洽會,逐項活動安排都力求突出『實』,如改進軟硬件環境,提昇服務水平,建立網上辦證系統,提供『一站式』服務等,目的就是為了加強買家與賣家客商的會前信息互換和貿易撮合,為了擴大成交幾率。
商機無限層次更高
定位准確,客商雲集,服務提昇,備受關注,企業追捧……哈洽會進入一個良性循環,而其逆勢上昇的秘密也就此而解。在深受國際金融危機衝擊的背景之下,第20個年頭的哈洽會又一次讓人驚喜:展覽規模進一步擴大,展位數比上屆增加25%;3000個國際標准展位,仍然供不應求,截至目前,國內外參展商申請展位數已超過3100個。
金融危機來臨,眾展商為何還盯緊哈洽尋覓商機?這次前來參加第二十屆哈洽會的臺北市商業會理事長戴良川先生對哈洽會期望值非常高。他認為,哈洽會的魅力在於有了對接高端跨國公司的機會,更在於歷屆參會參展企業取得的累累碩果。
而他們則通過『百家臺企龍江行』的活動,纔認識了黑龍江,了解了哈洽會。本屆哈洽會上,臺灣客商除繼續參會外,還首次設立了200多個展位,希望能結出豐碩的成果。
哈洽會一路創新,國際化底色日益濃烈。回首哈洽會發展過程,它經歷了前蘇聯、東歐的劇變,經歷了外經貿體制改革,經歷了邊境貿易的高潮和低谷,也經歷了對外經貿科技合作的全面昇級。可以說,哈洽會就是我省改革開放的縮影。今年,面臨國際金融危機大考的哈洽會,我們有理由期待一份精彩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