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經濟·旅游  >  經濟
搜 索
俄羅斯專家:哈爾濱發生了巨變 全力助推中俄交流
2009-06-15 10:07:11 來源:東北網  作者:張彩霞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6月15日訊(記者 張彩霞)14日上午,在第二十屆哈洽會開幕前夕,第二屆東北亞區域合作發展國際論壇在哈爾濱香格裡拉大飯店開幕。在開幕式上記者看到了一些熟悉的身影,他們都是來自俄羅斯的專家學者們。

東北網記者與普裡霍季科先生交談

  『致力於中俄合作方面的探討和研究是我生活的全部』

  H. H.普裡霍季科先生來自布拉戈維申斯克市,任阿穆爾大學地緣政治中心主任研究員。他是一位爽朗、健談、活躍、幽默而又充滿激情的學者,早在1992年就訪問過哈爾濱,對這座城市有著深厚的感情。2003年,他通過一位中國朋友的介紹參加了由黑龍江省社會科學院舉辦的中俄合作論壇,從此以後年年不落,積極為中俄兩國的合作獻計獻策,對從去年開始的東北亞區域合作發展國際論壇也是每年都參加。

  普裡霍季科先生說,他是一位社會活動家和學者,願意為兩國之間的合作貢獻微薄之力。『只要我活著,我就要在這一領域研究和探討下去,以後我還要繼續參加論壇,這就是我的生活,我的全部。』他對每年舉行的中俄合作論壇和東北亞區域國際合作論壇給與了充分肯定。他認真地說,中國這個鄰居有好多值得俄羅斯學習的地方,尤其是在世界金融危機爆發以後的種種表現令世界折服。以人為本,和諧社會,改善民生,這應該是兩國共同的目的。

  他由衷地說,他非常願意來到中國,來到哈爾濱,這裡的氣氛非常感染人,到處充滿了歡歌笑語。他說:『這是一個勤勞自信而又敢於擔當的民族,這種精神和氛圍讓我們俄羅斯人很羡慕。』他說,他是13號來到哈爾濱的,晚上抑制不住興奮之情,不顧旅途疲勞漫步到松花江邊。隨著晚風飄來陣陣俄羅斯歌曲音樂,循著樂聲他來到一群正在唱歌的人群中,頓時被歡快的氣氛所感染,便自告奮勇地唱起了《喀秋莎》、《莫斯科郊外的晚上》等歌曲,博得現場聽眾的陣陣掌聲和歡呼聲。說到這裡他非常開心地大笑起來。他隨後繼續說道,第二天清晨4點醒來,輕輕推開窗子,愜意地呼吸了一口新鮮空氣,然後坐下開始了新論文的創作——《論現階段中俄兩國邊境貿易的合作》。這就是他想要的生活。

 


 

東北網記者與索羅金先生合影

  『20多年彈指一揮間,哈爾濱發生了巨變』

  ?. ?.索羅金先生是一位溫文爾雅、和藹可親的老者,現任俄羅斯科學院遠東分院阿穆爾州科學中心主席,通訊院士。他在80年代就開始了中國之旅,那時擔任阿穆爾州中俄友好協會會長,致力於兩國人民之間的文化交流和友誼傳遞。院士自2005年起就參加黑龍江省社科院舉辦的中俄合作論壇和東北亞區域國際合作論壇,為中俄兩國之間的合作達成共識而努力著。

  在本次論壇上,索羅金院士宣讀的報告是《論阿穆爾州與黑龍江省經濟合作中的高新科技合作戰略》。他認為,阿穆爾州富有各類礦藏,阿穆爾州和中國黑龍江省科技界的合作可以通過對一系列礦藏的論證、研究開發和對礦產資源深加工的新工藝幾個方面來入手。這包括煤炭、鐵礦石及一些非金屬礦藏。阿穆爾科研中心已經對這些礦產資源進行了基礎性研究,並且論證了操作層面的基本問題。

  在談到對哈爾濱的印象時,索羅金院士的臉上露出了由衷的笑容。他說,哈爾濱的變化是巨大的,今日的哈爾濱已經不是20多年前的樣子了,完全變了樣,那時的城市裡沒有高樓大廈,人們的服裝顏色偏暗,樣式也是千篇一律。而現今的情況與之相比則完全不同,人們的著裝美麗大方而又時尚。另外,中國人勤勞、快樂、自信,尤其是在世界經濟危機面前也不怕困難,辛勤努力地工作著,愉快地生活著。所以每一次到中國來都會感覺到非常溫暖,非常溫馨。

  20年來,索羅金已參加了四次哈洽會,感覺一次比一次好,除了商品的展出,經貿洽談與簽約,還有好看的晚會,非常吸引人。尤其是今年恰逢哈洽會舉辦20周年,一定會更有魅力,他期待著東北亞區域合作論壇結束後去哈洽會參觀。

  索羅金院士表示,中俄兩國人民之間的友誼源遠流長,更應該加強在文化領域方面的交流,讓中國青年多了解一些俄羅斯的文化與藝術,例如普希金的詩歌等,同時多向俄羅斯的年輕人介紹一些中國的文化與歷史,讓兩國人民的友誼得以傳承。他溫和地笑著說了一句熟悉的老話:『遠親不如近鄰嘛!』最後他祝願伙伴網越辦越好,成功與幸福同在。

 


 

東北網記者與弗裡斯曼先生對話

  『我看到中國人的眼裡閃著自信的光芒』

  E. Я.弗裡斯曼是俄羅斯猶太人,生活在猶太自治州首府比羅比詹市,現任俄羅斯科學院遠東分院區域問題綜合分析研究所所長。他是一個儒雅的紳士,顯得謙遜又不失風度,一說一笑讓人感到很親切。當記者向他發出采訪的邀請時,所長先生欣然接受,非常配合地隨記者快步走出會場。

  弗裡斯曼已是第七次來到哈爾濱。以前他最常去的是佳木斯市,和那裡的一些學校和科研單位有著很好的交流和往來。

  他認為,猶太自治州的經濟不僅取決於俄羅斯經濟的發展水平,而且還與亞太地區和中國東北地區的經濟發展有關。如果不能制定和實施切合實際的地區發展規劃,其結果將使該州在相當長時期內處於封閉與落後的狀況。如今跨江大橋的建設將使俄羅斯西伯利亞大鐵路與中國鐵路接軌,開闢一條交通運輸通道,對拓展兩國經貿關系大有裨益。

  弗裡斯曼再一次強調了自己的工作性質,他說:『我是搞經濟問題綜合分析研究的,就是發現和研究存在的問題進行綜合分析以便找到癥結所在。目前我們兩國之間的合作已發現好多共同的興趣和利益,我願致力於這方面的科學研究來輔助雙方的合作得以順利進行和深入擴大。』

  他在談及近年來中國的變化時笑著說,幾年前中國各大城市還是自行車的海洋,而如今小汽車在馬路上川流不息,代步工具的改變標志著人民生活的改善與提高。他發現在中國好多年輕人都在非常努力地工作著,眼裡閃著自信的光芒。他真誠地說:『這不僅僅是對自己的信任,也是對政府的信任,對美好未來的堅定與期盼。中國人自信與樂觀的情緒感染了我,同時給我留下了極深的印象。』

   接受采訪的三位學者不約而同地對中國人的自信與樂觀給予了肯定,對哈爾濱的變化給予了贊賞。正如他們所言,以人為本,和諧社會,改善民生,這應該是兩國共同的目的;追求和平與美好的生活,應該是全人類共同的理想。

責任編輯:隋洪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