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經濟·旅游  >  經濟
搜 索
張晶川:牡丹江市致力於打造全國沿邊開放的先導區
2009-06-15 14:55:12 來源:東北網  作者:楊尚峰 高長利 張曉軍 李紅陽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牡丹江市長張晶川做客東北網 東北網記者印蕾攝

  東北網6月15日訊(記者楊尚峰 高長利 張曉軍 李紅陽)15日,牡丹江市市長張晶川做客東北網時表示,牡丹江市將緊緊抓住國家設立綏芬河綜合保稅區的有利契機,著力建設好哈—牡—綏—東對俄貿易加工區,打造成全國沿邊開放的先導區。

  對俄產業合作提檔昇級。張晶川說,哈—牡—綏—東對俄貿易加工區是省委確定的『八大經濟區』之一,該區域以牡丹江為核心,站在東北亞的層面講,就是要把它打造成進出口加工中心、物流中心、會展中心、旅游中心和商貿中心。牡丹江市正朝著這五個中心的建設而努力。目前,該加工區已具備一定基礎,初具規模,與俄羅斯產業對接越來越緊密,實現了質的飛躍。比如每年從俄進口800多萬立方米木材,依托牡丹江市的1600多戶加工企業,木材就地加工量已佔到一半以上,產品附加值也得到提高。俄客商業已到牡丹江市收購水泥廠,投資藥廠等等。

  打造陸海聯運大通道。張晶川告訴記者,牡丹江市政府、俄羅斯遠東運輸公司、韓國釜山公社三方共同出資,聯合租用俄納霍德卡港事宜將進入實施階段,這相當於黑龍江省有了出海的通道,東北地區又多了一個出海口。陸海聯運大通道的暢通,必將對全省的經濟社會發展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


張晶川:牡丹江市致力於打造全國沿邊開放的先導區 東北網記者印蕾攝
牡丹江市長張晶川做客東北網訪談現場 東北網記者印蕾攝

   對俄合作全方位開展。張晶川說,中俄農業合作前景廣闊,牡丹江企業與俄羅斯企業合作,由中方企業組織農民到俄烏蘇裡斯克、濱海邊疆區耕作的土地面積已達200多萬畝。此外,雙方間的人文交流日益廣泛,教育、科技、文化、體育等領域的合作越來越頻繁。下一步,將考慮如何把俄羅斯的資源、市場與韓國、日本的資本、技術有機結合,從而使得牡丹江市在東北亞經濟圈中的區位優勢得以更好的發揮。

  張晶川同時表示,綏芬河綜合保稅區是國家從提昇沿邊開放水平的角度上來確定的,國務院4月21日正式批准設立,定位為國際貿易、物流、加工區。綜合保稅區的設立對於提高牡丹江市乃至黑龍江省外經貿水平、改善外經貿結構意義重大。牡丹江市將緊緊抓住這一契機,充分發揮保稅區的支橕功能和載體、平臺作用,致力於打造全國沿邊開放的先導區。

[1]  [2]  下一頁  尾頁

責任編輯:隋洪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