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黑河市和布拉戈維申斯克市在哈洽會上的聯合展位——中俄雙子城 東北網記者劉仲實攝 |
東北網6月15日訊 (記者 畢曉紅 劉仲實 李紅陽 張曉軍 楊尚峰) 15日,第20屆哈洽會隆重開幕。黑河市市長張憲軍和俄羅斯布拉戈維申斯克市市長米古利亞•亞歷山大•安納托利耶維奇。做客東北網哈洽會展位,接受了東北網的獨家網絡視頻訪談。以下是訪談概要。
記者:這裡是哈洽會現場。我們有幸請到了黑河市的張憲軍市長和布拉戈維申斯克市市長米古利亞•亞歷山大•安納托利耶維奇。你們好,歡迎二位接受我們的采訪。張市長,請問黑河市與俄羅斯的布拉戈維申斯克市已經合作多長時間了?
張憲軍:從1982年開始,自從中國改革開放的大門打開,我們的合作內容就不斷地增加,從貿易擴展到其他領域,算起來已經有近30年的合作歷史了。
記者:在這30年裡,都在哪些領域有合作?
張憲軍:黑河是中俄邊境線上唯一與俄羅斯城市相對的城市,(與布市)是規模最大,規格最高,距離最近的兩個城市。利用地理優勢,雙方在多方面開展合作。人民之間也很友好,我與米古利亞個人之間的關系也很好。在經貿方面,我們去年對俄貿易額達14億美元。另一方面,聯合農業開發、木材采伐方面也有合作,另外社會事業方面也有合作。例如:“六•一”兒童節,我們會舉辦活動,每逢“三八”婦女節我們互派代表團開展活動,殘疾人方面也互派代表團搞活動;在科技上也有交流,例如,聘請俄羅斯老師講課,中學、大學都有,同時,醫療、農業方面,如引進良種、交流農業技術,可以說是非常密切。
記者:米古利亞先生,您是第一次參加哈洽會嗎?
米古利亞:不是第一次,這大概是我第五次參加哈洽會了。讓我更高興的是,最近幾年我們同黑河市一同參展,所以是雙倍的高興。展覽會總是為尋找合作伙伴帶來重要的機會。
記者:您認為此次展會與以往有何不同?
米古利亞:我已經連續來了五次,哈洽會越辦越大,很不一般,讓人吃驚。之後,有了這樣大型的場館和酒店,參展人數逐年增加。還有各種規格的圓桌會議和論壇。今天是哈洽會20周年,成果就是貿易額不斷增加。
記者:剛纔米古利亞先生講了此次哈洽會的巨大變化,黑河和布市是雙子城,多年來一直密切合作,大家對“雙子城”的叫法覺得很有意思,您能介紹一下“雙子城”的含義嗎?
張憲軍:我們兩個城市都認可這個稱謂。人常說“姊妹城”,俄語譯成“兩個城市”,是說兩個城市像姊妹一樣,所以叫“雙子城”,像親兄弟,因為我們一江相望,一條江把我們聯在一起,在各方面尤如一個城市,相互交流、相互交往,布市去年來黑河的人數就超過100萬,每年黑河也有大量的人去布市,兩個城市水乳交融,融合在一起。經濟發展上都需要對方,共同繁榮。
記者:金融危機對黑河與布市之間的合作有何影響?
米古利亞:像全球一樣,也出現了失業率昇高,也有問題。但是危機讓我們“雙子城”重新審視了我們之間的關系。我們的友誼更加牢固了,我們還將延續我們的作法。我非常高興,把黑河市長當作朋友。今年我們進行了一系列全新的活動,這給兩個城市的居民帶來很大益處。危機對我們的城市影響較小,我認為,我們有應對危機的潛力。我們兩個城市的人民互相友愛。不論在哪個城市,都感覺像在家一樣。
記者:張憲軍,貴市參加本次哈洽會,與布市是否有具體簽約?
張憲軍:日常合作都有簽約,會上沒有簽約活動。我們主要目的是通過這樣一個形式聯合推進我們兩個城市,展位都與其他的不同,冠名為“雙子城”。兩個城市共同展出,一面是黑河的內容,一面是布市的內容,我們一直將兩個城市作為姊妹城來打造,此次主要是宣傳、推介我們城市,讓大家對我們有更多的了解,有更多的合作和旅游人員為城市造勢。
記者:目前來講,你們的目的達到了嗎?
張憲軍:哈洽會作為黑龍江的品牌會議,人流多,影響大,我想,通過這個媒介,我們能達到這個目的。
記者:您作為哈洽會的常客,您對哈洽會的未來發展有何建議?
米古利亞:我想說的是,今天是哈洽會20周年,今後將會有40周年60周年以至100周年,所以我覺得,這個展覽會應該是有生命的,是建立在高水平之上的,這裡總能吸引更多的客人,為我們提供持續發展的合作和友誼,還有經濟聯系。所以祝哈洽會越來越好。
記者:謝謝二位接受我們的采訪,衷心祝願你們的“雙子城”展位在此次哈洽會上取得成功!
米古利亞:我相信,會是這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