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經濟·旅游  >  經濟
搜 索
【新華網】中俄聯手借『哈洽會』平臺共御金融危機衝擊
2009-06-17 07:07:10 來源:新華網  作者:葛萬青 姬少亭 梁冬 曹霽陽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新華網哈爾濱6月16日電 全球金融危機籠罩下的第二十屆哈爾濱國際經濟貿易洽談會沒有像許多展會一樣走向沈寂:6月15日開館首日,即有12個交易團組與21個國家和地區簽訂各類涉外合同20.6億美元,創歷屆『哈洽會』之最。

  『哈洽會』辦公室主任陳殿運說:『金融危機使中俄兩國加強合作、保持雙邊貿易增長的願望愈加強烈,雙方企業界都特別看重本屆哈洽會提供的重要商機。』

  自去年底以來的國際金融危機使中俄雙邊貿易額在2008年達到創紀錄的568億美元後,在今年前四個月連續出現負增長,由於盧布持續貶值,中國產品在俄羅斯的價格優勢空間被大大壓縮。如何進一步提高雙邊貿易質量成為中俄兩國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

  在此條件下舉行的第二十屆『哈洽會』無疑被寄予了更多的期待。俄羅斯猶太自治州副州長瓦列裡·古列維奇說:『金融危機來臨,使得俄羅斯許多企業進出口貿易受阻,人們急於尋找新的市場、新的商機。而「哈洽會」作為中俄第一大展會,為俄企業搭建了一個尋求多方發展的平臺。』

  據『哈洽會』辦公室統計,這屆『哈洽會』展位數量和展覽規模均較上屆有突破性增長,共有3001個國際標准展位,室內外展覽總面積8.5萬平方米,比上屆增加25%。

  作為地處中國最北、與俄羅斯有3000多公裡邊境線的省份,黑龍江省在借助『哈洽會』平臺備受國際關注的同時,其對俄發展優勢也逐步被臺灣及大陸沿海發達地區的民營企業認同,哈洽會有了更大的後勁。

  臺北市工商會理事長戴良川說:『臺灣企業資金雄厚,正尋求一切可能的商機擴張企業。在此條件下,資源豐富的俄羅斯遠東地區無疑充滿了誘惑。但臺灣企業畢竟對俄羅斯的政策、法律還缺乏了解,需要通過「哈洽會」這個平臺尋求與黑龍江省及俄遠東地區合作的商機。』

  『傳統的貿易方式已不再適應新的形勢,金融危機為中俄貿易轉型提供了新的契機,創新貿易方式實現中俄貿易新突破是時下雙方共同思考的中心問題。』黑龍江省副省長孫堯說。

  作為中國對俄貿易第一大省,黑龍江省去年實現對俄進出口110.6億美元,佔中國對俄出口總額的19.5%。

  為實現對俄貿易的昇級,前不久中國政府正式批准在這個省設立綏芬河綜合保稅區,這也是中國目前獲得批准的陸地邊境線上的第二個綜合保稅區,具有對外開放口岸、保稅倉儲、出口加工、轉口貿易等功能。

  黑龍江大學俄羅斯研究中心研究員戚文海認為,開闢綜合保稅區對創新中俄貿易方式具有示范效應,此舉將加強中國東北老工業基地振興與俄東部開發兩大戰略的銜接,有利於吸引國際資本參與東北老工業基地的調整改造,從而最終提昇中俄貿易合作的質量和水平。

  據了解,在綏芬河綜合保稅區的帶動下,中國北方正形成一批對俄加工、貿易園區。目前,擁有25個國家一類口岸的黑龍江省已經確立了建設『哈(爾濱)、牡(丹江)、綏(芬河)、東(寧)貿易加工區』的策略,通過園區建設,黑龍江省規劃最終形成對俄的經貿科技合作戰略前沿。到2015年,預計規劃區內生產總值達到3000億元,人均5萬元,對俄貿易達350億美元,年均增長25%,對俄投資達到7.5億美元。

責任編輯:劉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