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哈爾濱6月17日電(記者劉景洋曹霽陽)16日,第20屆哈洽會進入第二天,展會各項活動掀起一個小高潮。在哈爾濱國際展覽中心的C展廳,全國各地的展位前,市民、采購商、外國參展商不時駐足參觀、交談,一派熱鬧景象。
首次參加哈洽會的臺灣展區與四川、西藏這兩個同樣吸引人們目光的展區被安排到了一起。人們可以喝著臺灣的『明列子』飲料,吃著四川的『豆腐乾』,欣賞日喀則歌舞團演員們表演的歌舞。
『這是啥玩意?』『味道很好的,沒錯吧?』濃濃的東北腔和臺灣普通話的對話聽起來很有意思。來自臺中縣的蕭翰廷在一位哈爾濱市民的手臂上做起了『絲瓜手工皂』的試驗。
『不僅泡沫豐富,去角質效果也不錯,最重要的是材料純天然而且是手工制作的』,盡管單價要80元人民幣,這位女士還是忍不住買了一塊『絲瓜手工皂』,臨走時還不忘要上一張名片。
同樣,在日月潭的筋骨草膏、臺中縣的明列子、南投縣的山粉圓等展臺前,消費者饒有興致地品嘗、詢問。很多市民都表示,第一次見到這些臺灣食品,覺得很新鮮,打算買點回去嘗嘗。還有一些計劃做代理的客商要走了名片,『帶幾種樣品咱們酒店談』的約定不絕於耳。
與臺灣展區隔街相對的就是由兩只大熊貓圖案做標識的四川展區。火紅的香辣酥、十多種口味的南溪豆腐乾、精美的民族服飾等讓人們眼前一亮。
走過四川展區,就到了最熱鬧的西藏日喀則旅游推介區,『珠峰家鄉--日喀則』的主題令人神往,藏族同胞的歌舞表演使得不少人掏出攝影機,留下美好記憶。
『呀拉索』的歌聲響起,四位身著民族服裝的日喀則歌舞團的藏族姑娘翩翩起舞。『這是阿裡地區的一種舞蹈』,工作人員介紹,這次從西藏過來參加哈洽會的工作人員有70多人,大部分都是第一次來哈爾濱。他們帶來了藏藥、唐卡、毛毯,當然還有熱情的歌舞,邀請大家到西藏,到日喀則旅游。
西藏的魅力似乎對所有人都構成吸引,不論是當地市民,還是金發碧眼的老外,到了這裡都要停下來看看現場繪制的唐卡,剛剛編織好的毛毯,包裝精美的紅景天茶……
一曲剛畢,掌聲四起。20年來,哈洽會見證了中俄貿易的飛速發展,在未來的日子裡,越來越多的地區還將借助這一平臺,走向東北亞,走向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