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6月22日訊 6月12日,記者驅車來到長嶺湖東湖北側山上,遠遠就能看到一副『獨特』的風景:一排排被砍掉樹冠的樹乾直指天空,樹乾約3米高,基本上都沒有樹枝。樹坑中的土比地面低很多,一看就知道是後來被移植過來的。記者粗略數了一下,被移植過來的樹約有100多棵,分別為榆樹、楊樹和柳樹。其中,胸徑在30厘米左右的大樹約有40棵。
40多棵大樹的樹乾上被人用藍色的油漆寫上了數字編碼。現場還有四五個高度不超過30厘米的樹樁,有的被埋在坑裡,有的被扔在土堆中。記者數了其中一個樹樁上的年輪,有30多圈。
一棵編號為『46』的大樹樹乾上少了一大塊樹皮,樹乾上部圍著一圈鐵絲。大樹距離地面約20厘米的地方,有兩圈電鋸鋸過的痕跡。發白的樹根從土坑裡露了出來,已經乾枯。編號為『41』的是棵大柳樹,樹乾處有幾綹嫩枝長了出來,是這100多棵樹裡最有生機的一棵。樹的胸徑約有1米,得兩人圍抱纔能將樹抱攏。『41』號樹的樹根也露了出來,樹根斷茬處能明顯看出移植時被砍的痕跡。
近40棵大樹裡,像『46』、『41』號樹這樣露出樹根的佔了一大半,它們與樹根處冒出的嫩綠小草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緊挨著這40棵大樹還有六七十棵胸徑在30厘米以下的樹,這些樹的樹乾上沒有編號,只是用黃色、綠色、藍色的油漆畫了一道豎線。有的兩棵樹被移植到一個土坑,有的只剩下樹樁……這些樹,很少有發芽和長葉子的。
據附近村民介紹,記者所見的只是移植過來的1片樹。這山上一共有3片移植過來的樹。都是近兩年開發商改造小區或修路時嫌這些樹礙事,移植過來的。可是移植後從來沒有看見有人對這些樹進行養護。大家都很擔心這些樹能不能成活。
沒見過這麼移植的
19日,記者陪同東北林業大學園林學院研究『樹木栽培與養護』專業的老師李強來到長嶺湖。在現場看到成片的失去了樹冠的大樹後,李強顯得十分驚訝,他表示,還沒見過這麼粗的樹被大規模移植的。
李強說,這40棵大樹年齡都在五六十年以上,像『41』、『46』號這樣的樹應該有百年以上的樹齡。這40棵大樹樹齡大,自我恢復能力差,因此在移植前可以適當修剪樹冠,但是完全『去頂』是不合理的。從園林造景上來說已經沒有任何價值了,從生態角度講基本上也失去了價值。
李強介紹,移植樹木時,需要挖一個方方正正的矩形種植穴,並將大樹調整到和移植前相同的朝向,填土時應適當加些有機肥改善土壤的透水透氣性能。填土後還應在樹乾底部設立支橕,一般用三柱式或四柱式。支橕牢固後澆水,水一定澆透,然後填土埋住全部樹根。對樹皮被破壞的地方應該用油漆進行涂抹,以免養分流失。可從長嶺湖的移植現場來看,這些要求顯然都沒有達到。
李強惋惜地說,目前來看,這百餘棵大樹只有10%肯定能成活,還有10%已經死了,剩下的80%生死很難說。即使活下來了,也恢復不了以前的態勢了。
因為城市開發建設佔用土地,哈爾濱城區內很多大樹被移植到郊外。在道裡區長嶺湖附近有100多棵從市區裡移植過來的大樹,其中不乏百年老樹。因為缺乏養護,很多樹木已經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