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面對國際性金融危機帶來的衝擊和影響,大興安嶺加格達奇區委、區政府以『解放思想、乾事創業、狠抓落實、加快發展』為主題,化挑戰為機遇、變壓力為動力,積極應對、迎難而上、危中求機,強力推動非公有制經濟持續快速發展。
一、審時度勢,趨利避害,明確非公經濟發展目標
盡管加格達奇地處內陸,外向型經濟依存度不高,但年初以來,國際性金融危機對加格達奇非公經濟的影響已逐步凸顯,主要是一些企業訂單或銷售減少,企業利潤下降;很多招商引資企業投資信心不足,一些項目受資金影響建設進程受到阻礙;招商引資和項目洽談難度增加,經濟增長的壓力也隨之增大。針對這一實際,區委、區政府把抓非公、破難題、促增長作為經濟發展的頭等大事。尤其是學習實踐活動開展以來,區委、區政府主要領導、分管領導和相關部門對非公經濟開展了大規模、全方位的走訪調研,深入企業和項目建設一線,征求意見和建議,與企業共同研究破解難題的辦法,幫助企業樹立發展的信心。同時,多次召開常委會、黨政辦公會和非公經濟人士參加的專題座談會,認真研究推進非公經濟發展的思路和措施。通過深入調研、集思廣益、准確研判,找准了影響非公經濟加快發展的關鍵所在,從而進一步明確了非公經濟發展的方向和任務,即: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統領,以發展工業為先導、以特色產業為重點、以非公有制經濟為主體,全力推進『工業富區』發展戰略,進一步舉全區之力,抓項目、強基礎、壯非公、優環境、促發展,推動經濟社會步入科學發展的軌道。
二、加強領導,大力扶持,攜手非公經濟共克時堅
把推動非公經濟的持續健康快速發展作為開展學習實踐活動,檢驗各級班子和乾部科學發展能力的重要工作,切實加大對非公企業和大項目建設的支持力度,與非公企業同舟共濟、共度難關。一是強化工作領導。成立了由政府區長為組長,中小企業局、園區辦、發改局、國土局、工商局等為成員的非公經濟發展領導小組,進一步明確和落實工作責任。同時,每月對非公經濟運行進行動態監測和運行分析,及時公布相關政策、投資重點和市場需求等方面的信息。每季度召開專題會議,研究推進非公經濟發展。二是強化重點包扶。繼續深入實施區處級領導乾部包扶非公企業和招商引資大項目制度,對重點非公企業和大項目采取超常規措施,由區黨政主要領導和多名副處級領導包扶,積極協調幫助企業和項目解決實際困難和問題。近兩年,先後召開工作協調會、現場辦公會64次。今年還針對雲冶集團一期2萬噸鋅冶煉項目消防審核中遇到的困難,立即召開各方參加的協調會,使問題迅速得到了解決,保證了項目的順利復工。同時,區委還抽調政治素質好、業務能力強的優秀後備乾部到非公企業掛職,指導非公企業建設與發展。尤其是年初以來,針對全面落實國家稅費減免政策,個體工商業戶上繳稅金同比下降10.4%的實際,重點加大對非公企業的扶持和服務力度,使非公有制經濟保持了較快增長勢頭。截至4月末,全區非公有制經濟增加值完成24200萬元,同比增長29.5%,上繳稅金3699萬元,同比增長15.6%。其中,非公企業增加值實現14300萬元,同比增長39.2%;上繳稅3093萬元,同比增長22.6%。三是強化融資支持。深入分析經濟形勢和國家政策走勢,努力為資金短缺的企業爭取政策、項目和資金扶持。組織開展了銀企對接活動,先後為17家非公企業爭取貸款達4.1億元。四是強化交流推介。積極組織民營企業參加『哈洽會』、『廣交會』等展會,加強對外交流與合作,提高企業產品知名度和市場佔有率。今年8月,將承辦中國大興安嶺首屆藍莓節暨山特產品交易會,廣泛邀請國內外知名綠色食品和名優特產品企業參展,全景式地展示加格達奇區非公經濟發展和綠色食品產業的特色、優勢和成果。
三、完善政策,轉變職能,創優非公經濟發展環境
以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為契機,進一步把全區黨員乾部的思想解放和統一到突出非公經濟主體地位,放手發展非公經濟上來。結合『優化經濟發展環境深入年』活動,重點推進『兩放一轉』,全力創建更加寬松的非公經濟發展環境。一是放寬准入,大力推動全民創業。按照『非禁即入、有需則進』的原則,放寬准入領域,削平准入門檻,除國家明確限制禁入的投資領域外,所有領域都要對民營經濟開放,只要是法律法規不明令禁止的,企業和個人都可以投資,以此推動『全民大創業』,培育『草根經濟』,壯大非公經濟規模。尤其是鼓勵機關乾部下海經商創業,鼓勵發展餐飲、娛樂、文化、旅游等第三產業。目前,全區非公經濟從業戶數從2006年末的5367戶增長到5990戶,增長了11.6%;其中非公企業從419戶增長到904戶,增長了1.1倍。二是放權簡政,大力規范執法檢查。深入落實執法檢查的『八不准』禁令,按照重服務、少乾預的原則,最大限度減少不必要、不急需的檢查。一切檢查也都從服務企業的角度出發,為企業和業戶出主意、想辦法。三是轉變職能,大力優化服務環境。按照『一切服從於發展,一切服務於發展,一切為發展讓路』的要求,進一步提高行政服務質效。尤其是在對大項目的支持上,成立了工業園區管理委員會和園區辦,在項目入園、建設、生產的各個環節為企業提供『保姆式』代辦服務。已為入園企業解決實際問題300多件,減免行政事業收費30餘萬元。對重點項目采取超常規措施,實行『綠色通道』服務制度,急事急辦,特事特辦。
四、夯實基礎,壯大實力,培育非公經濟產業集群
圍繞加快實施『工業富區』發展戰略,以工業園區為龍頭,以產業項目建設為重點,全力推動非公經濟加快發展。一是強力推進招商引資和大項目建設。2007年以來,相繼引進了雲南冶金集團、浙江金馬集團兩個國內500強企業,全區招商引資到位資金7.4億元。在學習實踐活動中,區委、區政府認真分析和研究國家政策措施和經濟走勢,抓住國際性金融危機促使發達地區資本和企業向內陸地區梯次轉移的有利契機,充分發揮政策、土地、自然和人力資源優勢,按照『突出重點抓招商,攻堅克難抓項目』的思路,進一步舉全區之力招大商、上大項目。深入實施招商引資和大項目建設『一個項目、一個方案、一套班子、一條龍服務』的『四個一』專題推進機制,加大對擬投資1億元的精淀粉加工、擬投資3000萬美元的空氣過濾器等項目的懇談力度,力爭招商引資年到位資金突破5.5億元。同時,加快推進在建項目建設,確保投資5億元的雲冶集團一期2萬噸鋅冶煉項目、投資3.5億元的加格達奇金馬飯店等項目於年內建成。目前,全區建成和在建的千萬元以上項目有11個,其中建成項目6個,在建項目5個。二是打造工業園區產業集群。按照建設『平臺最佳、服務最優、效益最好』的一流省級工業園區的目標,大力推進加格達奇工業園區建設。目前,加格達奇工業園區基礎配套設施建設已投入5600萬元,『七通一平』功能基本完備,已入駐項目7個,協議總投資35億元。其中木制玩具、電力設施、籃莓果肉飲料3個項目已建成,鉛鋅冶煉、百盛藍莓、金馬物流、煤制油中試4個項目正在建設。同時,立足於工業發展和工業園區建設的長遠需要,計劃將工業園區面積擴大到原來的三倍,並加強入園項目儲備,已儲備項目68個,精品項目從11個增加到23個。三是積極發展和壯大特色產業。依托大興安嶺獨有的生態、自然優勢和區位優勢,加快發展礦產化工、林木精深加工、有機食品和北藥、生態旅游、特色農牧、商貿流通『六大產業』,突出打造礦產加工和能源轉化、林木精深加工、有機食品和北藥加工生產『三個基地』的產業發展目標。目前,由浙江富金集團投資30億元的大興安嶺興邦國際資源投資有限公司,業務已拓展到俄羅斯遠東地區,一期建設20萬噸的阿瑪紮爾紙漿廠項目正在順利推進。雲冶集團總投資30億元的15萬噸鉛鋅冶煉項目正積極推進一期項目建設。『恆友』品牌家具、北奇神集團系列綠色有機食品成為全國知名品牌。生態旅游人數和收入分別以12.8%和12.9%的速度增長。加格達奇區非公經濟正進一步迸發活力,向著更好更快的科學發展目標邁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