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黑龍江綜合  >  文衛·體育  >  文衛
搜 索
『重走黃金路•再尋古驛站』新聞采訪團抵達十八站
2009-06-25 23:12:01 來源:東北網  作者:李富? 馬士和 龐偉建 常擎旗 田澍良 劉超宇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在政府扶持下,農民住上了樣式新穎的磚瓦房。 東北網記者 李富?攝
  東北網6月25日訊(大興安嶺日報記者馬士和 龐偉建 常擎旗 田澍良 劉超宇 東北網記者李富?)今天上午,『重走黃金路•再尋古驛站』新聞采訪團從韓家園林業局出發,尋訪古驛站第十七站、十八站,14時許到達了十八站林業局。
十八站鄉鄂族新村的黑木耳養殖示范基地。 東北網記者 李富?攝

  從韓局到十八站的途中,采訪團在塔河縣十八站鄉奮斗村和興建村做了短暫停留,深深被這裡新農村建設的喜人成果所打動。據這兩個村的村民介紹,自從2007年開展新農村建設以來,村民的生活條件有了很大改變,不僅都住進了磚瓦房,而且還用上了國電和自來水,村內的道路和環境衛生也都有了很大改觀,在惠農政策的扶持和政府的幫助下,農民的收入也有了大幅提高。


 

十八站遺址。東北網記者 李富?攝

  在感受了農民的幸福生活後,采訪團又來到坐落於十八站鄉鄂族新村的黑木耳養殖示范基地。在這個佔地4萬平方米的基地中,整齊排列著80餘萬袋黑木耳。記者了解到,這些黑木耳都是由鄂倫春族村民管理,已經成為他們發家致富的『法寶』。在鄂族新村,記者們驚奇地發現了一個由私人舉辦的『鄂倫春民族狩獵文化作品展』,舉辦者就是被收錄到『中國民間文化傑出傳承人名錄』的鄂倫春族老人郭寶林。設在郭寶林家中的展館,陳列著很多鄂倫春獵民的珍貴照片和實物,采訪團成員沈浸在悠久的鄂倫春游獵文化中久久不能自拔。

鄂倫春族老人郭寶林與記者合影。 大興安嶺日報記者 劉迪攝

  到達十八站後,采訪團兵分幾路,分別到十七站村、十八站舊石器遺址、驛園、華驛人造板有限責任公司和老英雄曹發慶的家中進行了采訪。在十七站村,記者在老村支書的引導下,驅車行駛在由古驛路改造的嫩漠公路上,幾經周折尋訪當年十七站的具體位置;在十八站舊石器遺址和驛園,記者深切地感受到了十八站豐富的歷史文化底蘊和悠久的文化;在華驛公司,快速發展的現代化企業讓記者看到了十八站的發展潛力;在曹發慶的家裡,他的老伴和女兒為記者講述了老英雄的戰斗歷程和高尚品格。

  明天,采訪團將在十八站繼續尋訪古驛路上的歷史變遷。

[1]  [2]  下一頁  尾頁

責任編輯:隋洪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