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6月29日訊 在國際金融危機逐步擴散影響全球經濟的2008年,大興安嶺新林區卻出現了這樣一組數字:
經濟總量完成59047萬元,同比增長13.1%;
全口徑財政收入實現2487萬元,完成年計劃的118%;
人均可支配收入實現7613元,同比增長7.5%。
數字的背後說明了什麼?人們不禁要問:面對金融危機所帶來的嚴峻挑戰,新林區何以保持如此穩定而又旺盛的發展勢頭?
讓我們再來看一組數字:2008年,新林區固定資產投資完成25213萬元,同比增加4119萬元,增長19.5個百分點,而且投資結構也有了新的變化,千萬元以上的項目佔主導地位,雲嶺礦業、中興礦業和興盛木業項目佔總投資的83%。不難看出,新林區之所以有這樣的成績,那是他們堅持科學發展,始終把大項目建設作為保增長、保增速、保穩定、保民生的突破口的結果,原來是大項目建設唱響了新林區保增長的主旋律。
資源型城區要想實現科學發展,就必須把生態理念貫穿於發展始終,實施生態主導型產業項目牽動戰略。基於這一認識,新林區各級領導把全部的精力集中到了抓招商、跑項目、強服務上。
塔源二支線富含鉛鋅等多種有色金屬礦藏,新林區通過招商引資的方式引進了雲嶺礦業集團集中開采鉛鋅礦的主體部分。在采礦許可證的辦理上,雲嶺礦業有限公司曾遇到了麻煩。為加快推進辦理進度,新林區委派了主管副區長帶隊的工作組常駐哈爾濱,協調國土資源廳、齊齊哈爾地質勘探總院等相關部門辦理業務。在他們堅持不懈的努力下,詳查地質報告評審、工業指標申請、儲量備案等3項手續已經成功辦理,鉛鋅礦采選廠僅用4個多月就全部完成了土建和剝離工程,並開采出礦石5.64萬噸。
『以誠摯的感情親商、以守信的言行安商、以便利的舉措富商』成為新林區在引進大項目建設上恪守的准則。
『能在本地開出省公路運輸證明,我們再也不用為換證而煩惱了』。去年5月16日,新林盛興人造板有限公司拿到了出省公路木材運輸證明,有效地緩解了企業的燃眉之急。
新林綠洲盛興人造板有限公司是大興安嶺地區首家投資超億元的招商企業,公司自2007年7月份投產以來,產品運輸一直是困擾企業發展的一大難題。針對這種情況,新林區逐級提出了辦理出省公路木材運輸證的申請。經省林業廳研究批准,破例由地區資源局選派專人駐廠辦理出省公路木材運輸證。去年,新林區又為盛興人造板廠解決車皮691個,並辦結了膠料卸車資質問題,該廠全年生產人造板63010立方米,銷售50000立方米,產值實現8348萬元,企業經濟效益開始逐步顯現。
『企業做不好,就對不起新林區的鄉親父老』。新林區抓大項目建設的決心和實際行動讓盛興集團董事長楊孝義感激不已,也由此形成了『以商招商』的連鎖魅力。
『一山對峙大江邊,躍上蔥蘢四百旋』。
新林區大項目建設出現了前所未有的好形勢,經濟發展出現了勃勃生機。由新林區和浙江中岳投資管理有限公司合資組建的興盛木業有限公司,在一片安商、親商、富商的鑼鼓聲中開業了,標志著新林區向『原木不出局』的方向邁出了堅實的一步;
興盛木業公司克服了氣候不利等困難,以超乎尋常的建設速度,於去年實現了試生產,生產集成材1318立方米,實現產值725萬元;
面對林木產品市場低迷的狀況,新林區調整了經營策略,在杭州市場建立了木制品銷售中心,與浙江港澳家具杭州神彩貿易有限公司簽訂3000萬元的定項集成材合同;
利用木材邊角廢料和居民燒柴進行深度加工,又研發出了細木工板、木棒、木碗和早餐桌等終端產品,進一步完善了產業鏈條,提高了產品附加值;
同時,新林區還在實施棚戶區改造工程中,為改善居民居住條件,在加大民生項目建設投入上,共拆除棚戶區9232平方米,推出了185戶廉租房。
投資100萬元在新林鎮建設一處標准化物業示范小區。
拿出10萬元建設了殘疾人康復中心。
拿出200萬元用於職工群眾自營經濟貸款。
投入50萬元用於鹿的人工良種繁育,成功繁育優質仔鹿315頭,淘汰劣質鹿2552頭。
投資632萬元擴建了新林三中,建設一棟高標准實驗樓。
拿出94萬元增加了醫療設備,並對鎮場6個衛生院和區職工醫院進行了維修改造。
……
這一系列飽含著新林區情牽民生、傾心為民情愫的民生項目,體現了新林區抓項目、保民生、促發展的工作宗旨。如今的新林區,人氣旺、後勁足,一幅和諧壯美的畫卷在向世人展示著新林區未來美好的發展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