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黑龍江綜合
搜 索
牡丹江旅游局實施『六項突破』推進旅游產業科學發展
2009-06-30 15:51:23 來源:東北網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6月30日訊 牡丹江市旅游局在學習實踐活動中,圍繞『新解放、新跨越、新崛起』開展解放思想討論,著力在『一體化發展、轉型昇級、市場開拓、隊伍建設、改善環境、產業延伸』等六個方面實現新突破,努力推進全市旅游業科學發展。

  1、著力破解管理體制束縛,在推進旅游經濟一體化進程上實現新突破。按照旅游資源所有權、管理權、特許經營權分離的原則,實施體制、機制的創新,逐步整合歸屬於地方、森工、農墾、景區等各方面的資源,從體制上消除協調乏力、各自為政、合力不強的弊端,努力破除體制障礙、行政分割和地區壁壘。目前,已正式啟動了三道關國家森林公園試點項目,在景區林業資源所有制不變的前提下,以市旅游發展公司作為招商、投資和經營管理主體,聘請北京來也旅游規劃公司,對景區進行科學規劃和經營策劃,實現景區的全面提檔昇級,保證效益最大化。下一步,還將在江心島開發項目、與景區合作項目、皜月肉牛加工基地、海南鄉北拉古村工農業示范點建設等方面進行有益探索,實現各系統、行業及部門之間工作步調協調統一,解決資源整合和綜合開發各自為政問題,及早實現旅游區域經濟一體化。

  2、著力加強精品項目建設,在推進旅游產業轉型昇級上實現新突破。根據牡丹江市旅游產業的資源特征和地處東北亞跨國旅游圈的區位優勢,確定了『一城三區』(一城即牡丹江城區,建成交通樞紐、宜居城市;三區即鏡泊勝景渤海古國旅游區、林海雪原中國雪鄉旅游區、百年口岸國際商都旅游區)的發展戰略框架,重點開發包裝避暑度假游、冰雪娛樂游和跨國風情游三大特色主打旅游產品,研發設計健康理療、戶外運動、修學考察、影視文化、歷史遺跡、貿易觀光等系列輔助旅游產品,培育推廣『名山、名湖、名港、名島(長白山、鏡泊湖、海參崴、濟州島)』中俄韓東北亞國際黃金旅游熱線、『冰雪、油田、濕地、草原(哈爾濱、牡丹江、大慶、齊齊哈爾、滿洲裡)』東北北游線和『火山、文化、界江、大海(鏡泊湖、長白山、集安高句麗世界文化遺址、渤海國遺址公園、丹東鴨綠江、大連渤海)』東北東游線兩條國內旅游線路,打響『東北亞跨國旅游中心城市』和『中國最美的寒地度假城市』旅游品牌,不斷提昇旅游業整體品位,增強牡丹江市在山水、冰雪、文化、購物和娛樂五個方面的吸引力和知名度。

  3、著力加強旅游區域合作,在開拓旅游市場上實現新突破。通過區域合作,重點抓好國內旅游、入境旅游和出境旅游三大市場的開拓,形成三大市場互補互促、齊頭並進的發展格局。年初,與吉林省延邊自治州和長白山管委會就區域旅游合作簽訂了框架性協議;今年4月,在國內旅游交易會上與大連合作召開了東北東游線旅游推介會,與中國青旅、廣之旅兩大集團簽訂了戰略合作框架協議。同時,抓住赴俄旅游異地辦照開通的契機,做好邊境旅游文章,4月份,與綏芬河市政府合作開展了萬名俄羅斯游客游綏芬河活動,並協調出境旅游企業開發新的赴俄旅游產品,全面推進赴俄邊境旅游市場的振興。此外,還遠赴日本、韓國進行宣傳推介,積極開拓日韓市場。

  4、著力開展素質昇級工程,在推進旅游行業隊伍建設上實現新突破。一方面深入開展局校合作,進一步加快各類旅游人纔的培養,造就一批懂市場、懂管理、懂營銷、懂運作的復合型經營管理人纔,並借助高校的科研力量,為旅游業發展中的重大決策和重點工作提供智力支持。與牡丹江師范學院共同完成了《黑龍江省對俄旅游戰略昇級的思考》、《牡丹江旅游產業與影視文化產業的互動與碰撞》等研究課題。另一方面積極開展引智工程,招引國內旅游業頂尖水平的旅游策劃、景區管理、諮詢培訓機構進駐牡丹江,與旅游景區合作,共同組建景區管理公司,重新為景區定位、策劃,並參與管理、營銷、培訓,使景區的管理水平進一步與國內先進水平接軌。

  5、著力規范旅游市場秩序,在改善旅游環境上實現新突破。研究制定了《牡丹江市旅游餐館質量等級劃分與評定》、《牡丹江市旅游購物店質量要求與評定》和《牡丹江市景區管理辦法》等行業標准,進一步抓好旅游名店、示范點、十強旅行社、星級飯店、A級景區等旅游企業達標昇級,不斷規范旅游企業經營與管理;進一步加強與公安、工商、交通等各部門的協調配合,聯合下發了《牡丹江市開展赴俄邊境旅游異地辦照試點工作實施意見》、《關於開展『旅游價格監管服務』活動的實施方案》、《牡丹江市公共場所衛生監督量化分級管理實施方案》和《2009年落實全市糾風專項治理任務整頓和規范旅游市場工作方案》,不斷強化旅游市場監管,依法嚴厲打擊不法行為,整頓旅游市場秩序,堅決取締『黑社、黑車、黑導』,消除各種安全隱患,確保旅游安全。

  6、著力探索產業融合之路,在推進旅游產業延伸上實現新突破。力爭通過產業聯動,切實解決『進出牡丹江難』的大交通瓶頸制約、旅游產業配套功能不強、旅游產品文化內涵不深、旅游發展資金投入不足等問題,積極發展工業觀光考察旅游、農業觀賞體驗旅游,使更多的工農業項目成為集生產、科研、示范、科普、推廣、觀光於一體的多功能項目。今年,將在鞏固23戶示范店的基礎上,新發展30個示范村(場、隊)、扶持評選示范店500戶;將積極扶持穆棱市興源鎮實施『旅游興鎮』戰略,引領全市農業鄉鎮加快產業昇級,逐步向旅游鎮轉變;與海林興源鐵礦有限公司合作,爭取全省首個鐵礦地質公園項目—黃泥崗鐵礦地質公園在年內開工;在旅游文化節期間將為文化、體育、商貿等各個旅游關聯產業提供發展平臺,努力實現旅游旺市與工業立市、金融強市以及新農村建設的有機融合,不斷促進旅游產業鏈條的延伸。

責任編輯:楊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