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7月2日訊(王依龍 記者朱丹鈺)近日來,黑龍江省依安縣連續降雨,並伴有突發局地強降雨和冰雹等惡劣天氣,再加之上游客水入侵,依安縣境內多處發生險情。依安縣委、縣政府根據踏查實際情況,采取有力措施,調動全縣廣大乾部群眾,齊心協力抵御洪災,全力構築防汛抗洪『安全大堤』。
6月26日,經過依安縣第一次洪峰流量達到415立方米/秒,使該縣河道沿線鄉鎮的洪水無法正常下泄,洪水長時間滯留,全縣15個鄉鎮的耕地均不同程度遭受洪澇災害。另外,太東、紅星、上游等鄉鎮部分村屯又遭受冰雹襲擊,加之北安、克東、克山等鄰市縣的客水入境,災害情況更為嚴重。據統計,依安縣農作物受災面積已經達到188萬畝,成災面積115萬畝,因災減產糧食近15萬噸。受災人口19.5萬人,房屋進水260間,倒塌房屋192間,轉移居民667人,直接經濟損失1.324億元。
為把人民損失降到最低限,依安縣進一步落實以行政首長負責制為核心的各種防汛責任制,由縣長張偉志親自掛帥擔任防汛總指揮,各鄉鎮和各部門也確定防汛重點,建立領導代班的防汛值班、值宿制度,保證電話及傳真晝夜暢通,及時傳遞汛情。
在防汛工作重點上,依安縣突出水庫、『四河一川』、灌澇區和抓城鎮村屯的四項防洪安全工作,全面落實防汛的行政責任人和技術責任人,實行責任追究制。對險情堤段進行加高加鞏的同時,在有控制性建築物處做到專人值守。
在建設中的水庫安全防范上,依安縣確保陽春、海城和雙陽河水庫實現空庫運行,使這3座沒有駿工和未通過驗收的水庫不受洪水侵害,保證在建工程安全。
在清除阻水堤段上,依安縣對河道設障、采砂等及時下達4個清障令,保障洪水順暢通過。在修建的交叉壓力涵和泄洪閘無法滿足洪水下泄的緊急情況下,該縣及時協調北部引嫩管理處並得到他們大力支持,及時開啟烏裕爾河引嫩溢洪閘,洪水流量由原來的每秒200立方米提高到每秒400立方米,使洪水及時下瀉,險情得到了一定的緩解。
在防汛物資儲備和搶險隊伍組建上,依安縣結合本縣實際,采取縣級防汛物資儲備、鄉鎮防汛物資儲備和物資經銷商店及生產廠家定點預約儲存的三級籌集儲備方式,共准備衝鋒舟2艘,救生衣726件,救生繩索5000米,發電機組5臺,鐵線7.5噸,編織袋30萬條,木材50立方米。全縣35輛通訊車、1500臺機動車和由10000人組成的巡邏隊、搶險隊、預備隊、民兵突擊隊隨時待命出發。
在強化各項措施的同時,依安縣還建立預警預報機制,積極協調氣象、水務等相關部門,在防汛指揮部安裝了降雨預報軟件,在各中型水庫設立觀測站,實現對15個鄉鎮的降雨情況和水庫庫容水位進行時時監測,真正達到了早預報、早准備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