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經濟·旅游  >  經濟
搜 索
鶴大高速公路佳牡段預計年底交工 已開工橋梁112座
2009-07-03 15:41:01 來源:東北網  作者:邵奇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7月3日訊題:鶴大指揮部攻關安全課題確保完成公路施工任務

  記者邵奇

  三年決戰、攻堅年奮戰、佳牡段年底交工苦戰,場場都是硬仗,能不能按期完成佳牡段266公裡的交工任務,對指揮部領導班子和全體參建人員是個考驗。在考驗面前,鶴大指揮部堅定信念,政府聯動拆遷、攻克安全難題、營造攻堅氛圍。全線截至目前已開工橋梁112座,佔計劃的93.3%,通道涵開工37道,佔計劃的91%,引道路基開工128處,佔計劃的90%。

  政府聯動助力拆遷鶴大高速公路工程建設項目涉及到五市、四縣、七區、省森工總局東京城林業局和省農墾總局曙光農場,從工程前期到項目開工,地方市縣政府對鶴大公路項目給予了高度的重視和支持。

  市縣政府力推。沿線各市縣政府就鶴大項目多次召開專題會議、聯席會議,專門研究征地拆遷、林木砍伐、土場落實等關鍵性問題。

  樺南、林口、雞東縣委縣政府,充分發揮縣、鄉、村三級政府的作用,縣、鄉、村領導站在征地拆遷最前沿,把征地拆遷任務落實到每個村、每一戶、每塊地,向農戶講政策,多做思想工作,千方百計化解各方面的矛盾。

  目前,佳牡段、七雞段、寧省段三個項目已經落實了52個土場,林木砍伐已經結束,電力設施拆遷工作通過省廳、省高建局同省電力公司辦公會協調推動,整個拆遷工作快速得到了落實。

  『四法』攻關安全課題針對佳牡段建設規模大、路線裡程長、有效施工期短、施工期間交通秩序阻力大、安全防范十分困難,尤其是佳牡段要完成155個橋涵構造物等諸多不利因素,指揮部圍繞工程建設中邊營運、邊施工的道路交通安全這一課題,實施了科學疏導,克服了施工組織、施工管理、施工技術等帶來的一系列困難,在不中斷交通安全施工中創出了『四法』。

  變道疏導法。在施工區域的兩站活動欄處各開一個口子,形成單出、單進。對於重點橋梁施工路段,采取單進雙出,把『半幅雙向單車道』行駛變為『半幅同向雙車道』行駛,通過增開返回本幅路進口和行駛車道的方法,對施工半幅阻塞的車輛進行疏導。

  雙進雙出法。在阻斷不施工半幅直行方向來車,把『半幅雙向單車道』行駛變為『半幅同向雙車道』行駛。在原出、進口的兩側合適位置各打開一個活動攔,增加一個出口和進口,用反光錐排成安全區,由『單出單進』改為『雙出雙進』,這樣,通過增開出口、進口和行駛車道的方法,對施工路段阻塞的車輛進行快速疏導通過。

  紅綠旗疏通法。借鑒交警部門的『紅綠燈』原理,在各施工道口設立了安全疏導員,通過『紅綠旗』的調節作用,對直行方向車輛亮出『紅旗』暫緩行駛,把不施工的路段讓給繞行方向車輛通行,緩解了因堵車對施工造成的壓力。由於佳牡段經常行駛一些大型運輸煤炭的車輛,這些重載車輛的制動性、操縱性、平順性等技術性能下降,因而會在施工路段出現故障。針對這一情況,指揮部安排了拖載車輛,對故障車及時拖出施工區,保證了施工順利進行。

  標識引導法。佳牡段安全重點是橋涵施工交叉作業控制。中央分隔帶的鑽孔樁、墩柱作為安全管理的重中之重。在基礎施工階段,對現澆箱形梁橋支架做好預留車行通道,按照預留門洞的大小設置路標和多個門式框架組成的巷道,每處設置減速帶,並配備足夠的交通標志和照明設備。通道涵施工按規范設置足夠的交通標志指引車輛通行。開挖時采用型鋼或鋼板樁圍護,確保另一側路面穩定。

責任編輯:楊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