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7月3日訊 就業是民生之本,創業是就業之源。
早在2005年12月,市委十一屆四次全會就提出把哈爾濱建設成為『適宜創業、適宜人居、適宜人的全面發展』現代文明城市的發展定位,明確了『適宜創業』是建設現代文明城市的根本、前提和基礎。
今年,國家確定,將用兩年時間在全國創建包括哈市在內的82個國家級創業型城市。如何以此為契機,抓住創業這個關鍵點,積極為促進以創業帶動就業、全方位促進就業增長建言獻策,最終破解就業難題,成為市政協2009年履職重點和第十一屆十二次常委會的專題協商內容。從4月起,在市政協副主席賀曄帶領下,市政協社會和法制委員會、辦公廳會同市民革,組織部分常委、委員和專家學者,對此開展了廣泛、深入的調查研究,並赴國內先進城市學習考察。5月,市政協主席鄒新生在多次聽取調研情況後,又帶領部分政協委員來到哈理工大學,專門就大學生就業創業問題進行了重點視察。在此基礎上,市政協最終形成了調研報告。
【政策措施】
系列政策扶持自主創業
近年來,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就業工作,把創業帶動就業作為促進就業、改善民生的重大問題,納入重要議事日程,采取有效措施紮實推進,取得了較好成效。
———針對哈爾濱市被確定為國家首批創建創業型城市的試點城市,今年,市委、市政府專門出臺一系列新的政策和措施,並成立了由市長親自掛帥、市勞動和社會保障部門牽頭、近40個職能部門參加的創建創業型城市工作領導小組,形成政府促進創業工作的推進機制。
———為推進自主創業和就業工作,市政府先後制定一系列扶持政策。截至2008年末,哈爾濱市累計撥付創業培訓補貼資金達2000餘萬元,發放小額擔保貸款3.4億元,減免各種稅費5.2億元。
今年以來,市委、市政府為應對經濟形勢變化對就業產生的不利影響,又出臺了《關於促進就業工作穩定就業局勢的實施意見》、《關於做好促進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的若乾意見》等更加惠民的政策。
———為給創業者排懮解難,2006年底哈爾濱市組建了市創業指導服務中心,並開展一系列創業幫扶工作。截至去年,該中心面向社會征集800多個投資小、見效快、前景好的創業項目,並常年進行展示推介。
【問題調查】
『三峰』疊加
就業難上加難
調查發現,受國際金融危機和宏觀經濟形勢變化影響,目前,哈爾濱市經濟發展中的一些深層次問題逐漸顯現,部分企業、行業生產經營出現困難,企業用工需求下降,失業人員增加,高校畢業生、困難群體、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三峰疊加,使哈爾濱市就業形勢更加嚴峻。而與先進城市相比,哈爾濱市目前在創業帶動就業工作中還存在一些值得重視並亟須改進的問題。
今年待就業失業人員將達9萬人
據不完全統計,去年結轉加新增需要安置就業的失業人員達19萬人,預計安置10萬人左右,今年待就業的失業人員將達到9萬人。另據權威部門測算,今年哈爾濱市約有11萬高校畢業生,加上歷年結轉未就業的,高校畢業生就業壓力在不斷增大。同時,還有28.3萬返鄉農民工需要就業。
存在有人沒活乾,有活沒人乾現象
有資料統計,城市居民創業意願不足5%,大學畢業生創業比例不到1%,與發達國家大學生20%左右的創業比例相距甚遠。目前,哈爾濱市多數市民就業觀念陳舊,存在『等、靠、要』思想,小富即安,不願吃苦,不願冒風險,也不願做髒苦累的工作,造成有人沒活乾,有活沒人乾的不正常現象。與外地同類城市相比,哈爾濱市失業人員選擇就業的多、創業的少;在創業人員中選擇生存型創業多、機會型創業少。國家統計局哈爾濱調查隊對哈爾濱市5所大學300名在校大學生的就業意願調查顯示,選擇創業的僅佔8.3%。
小額擔保貸款門檻高
調研發現,哈爾濱市現行小額擔保貸款政策規定的貼息對象主要針對微利項目,貸款最高額度不超過5萬元,且貸款期限短、擔保和反擔保門檻過高,使很多有創業意向的勞動者望而卻步。此外,融資渠道也不夠暢通,目前,哈爾濱市小額貸款公司仍處於試點起步階段,融資扶持作用尚未充分顯現。在引進民間資本和發展創業風險投資方面,一些工作尚未開展。
創業政策宣傳不夠使好政策『打折』
目前,市創業指導服務中心仍處於無人員編制、無穩定經費來源、無固定辦公場所的『三無』狀態。由於服務信息渠道不暢,宣傳不夠,政府出臺的一些鼓勵和扶持創業活動的優惠政策,群眾知道得不普遍,了解得不具體,尤其是操作過程中手續繁瑣,程序復雜,效率不高,使好政策打了折扣。
【對策建議】
新政『組合拳』鼓勵創業
建議一:政府應加快轉變三個服務職能
各級黨委、政府及相關部門都應充分認識所面臨的就業形勢,把促進創業帶動就業作為『保增長、保民生、保穩定』的一條重要途徑,引導勞動者通過創業實現就業。發揮政府職能作用,營造良好創業環境。
建議政府的服務職能應加快實現三個轉變,即:從過去側重抓就業安排,轉到以創業帶動就業、千方百計擴大就業上來;從過去主要為『4050』下崗失業人員再就業服務,轉到為幫助全社會具有創業意願和創業能力的勞動者實現創業願望上來;從過去主要以資金扶持從事個體經營的生存型創業,轉到使就業扶持政策與產業、行業發展政策有機結合,形成支持創業、擴大就業的合力上來,促進更多的科技類、資源綜合利用類、社區服務類、信息服務類等中小企業的創業與發展,構建就業創業工作的新格局。
建議二:出臺更加寬松的小額擔保貸款政策
探索制定符合哈爾濱市市情、有利於創業的新政策。如出臺更加寬松的小額擔保貸款政策,培育發展創業基地、孵化基地政策,創業激勵政策等。盡快落實個人小額擔保貸款最高額度5萬元並按3-5倍放貸的政策,還貸時限可根據實際延長為3-5年。對從事微利項目的給予全額貼息。對信用記錄好、貸款按期歸還、貸款使用效益好的可提供5萬-10萬元二次循環貸款,並給予適當貼息支持。
拓寬融資渠道,各級政府應面向社會,大力引進創業(風險)投資。金融機構應從創業者實際融資需求出發,制定更加靈活多樣的信貸政策,注重流動性、提高有效性、增強融資性、實現多樣性,開發小額無抵押貸款、個人信用貸款、個體戶貸款及支持個人創業的短期借貸等銀行各類信貸業務。
建議三:開展好創業教育這一『第三本護照』
當今,創業教育已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稱為教育的『第三本護照』,被賦予與學術教育、職業教育同等重要的地位。各級政府應出臺優惠政策,廣泛開展就業培訓和創業教育。同時鼓勵各大學、職業教育院校建立創業培訓基地、開設培訓課程,使大學生在校期間都能受到創業培訓教育,提高就業本領。
開展創業實訓,在全市選擇一批適合勞動者創業的生產加工、商貿零售、服務等行業中的優秀企業認定為創業實訓基地,安排經過創業培訓的人員到基地進行一定時間實訓,形成創業實訓與創業培訓有機銜接機制。擴大創業培訓范圍,讓有創業願望和培訓要求的城鄉勞動者都有機會參加創業培訓。
建議四:結合市情研發哈市『地產』創業項目
加大本土創業項目開發力度,廣泛征集投資小、見效快、市場前景好和與哈爾濱市優勢產業相關聯的項目,並圍繞黑龍江省『八大經濟區』建設和哈爾濱市四大支柱產業以及服務外包、動漫等新興產業,組織專家及業內人士研發適於哈爾濱市的『地產』創業項目。
全力推進創業項目庫建設,力爭在年底使哈爾濱市創業項目庫項目總量不低於2000個,以後每年新入庫項目不低於總量的20%。同時,建立創業項目庫項目發布和推介制度,通過開放創業項目展示廳、在創業服務網站開闢『創業項目超市』專欄、舉辦創業項目專題推介會等方式,定期向社會推介新的創業項目。
建議五:扶持大學生農民工等重點人群創業就業
重點扶持下崗失業人員、高校畢業生和返鄉農民工創業就業。對下崗失業人員,應放寬其從事零售業、服務業的限制,鼓勵和幫助其利用一技之長,開展加工修理、餐飲家政、零售小商品等,以生存型創業方式進行創業積累。要進一步推廣幫扶下崗失業人員創業的成功經驗,支持有意願、有條件的城市下崗失業人員自主創業。
對返鄉農民工,既要通過調整農業和農產品結構,創造更多的就業崗位來積極消化吸收,又要繼續做好農村勞動力技能就業計劃、陽光工程等培訓項目的實施。通過完善信息服務和落實返鄉創業的小額貸款政策,扶持他們創業就業。在加強農村勞動力轉移輸出的同時,引導農民工開展養殖、種植及開辦小廠、小店自謀職業,幫助解決資金、技術、項目問題,使農民工由『體能型』向『技能型』轉變,促進農民工就地就近創業就業。
針對當前大學生就業難問題,各級政府應把高校畢業生就業擺在就業工作的首位,在公務員錄用、事業單位補充人員、鄉鎮和社區充實力量、科研院所聘用人員、中小企業和非公企業以及重大工程項目招工時,制定傾斜政策,為大學生提供更多的就業崗位。鼓勵大學生依托學校的科技園區和開發區創業園,借助政府的政策、資金,創業以網絡技術開發、電子商務、服務外包、動漫設計為主的小型、微型企業。
同時,要大力發展中小企業等勞動密集型企業,充分發揮它們吸納就業的主體作用,使具有增長潛力的社會管理、公共服務、生產服務、生活服務、救助服務等服務業成為就業新領域和新門路。
建議六:建立創業就業聯席會議制度
建立聯席會議制度,研究解決在創業帶動就業工作中出現的新矛盾、新問題,使哈爾濱市創業帶動就業工作有序運行。組織、引導各相關部門高度重視創業帶動就業工作,履行工作職責,形成工作合力。
開展建設創業型區、縣(市)活動,制定工作目標,出臺激勵政策,使創業帶動就業工作全面推開。建立、健全創業帶動就業工作的目標責任制和考核指標體系,將工作任務目標分解下達到市級各個職能部門、各區、縣(市)政府,列為政府年度目標考核的重要內容之一,加強督促檢查,確保各項措施落到實處。
【數字展望】
兩年內平均1人
創業帶動6人就業
《哈爾濱市創建國家級創業型城市工作方案》確定,2009年—2010年,哈市創業活動指數將達到20%,即轄區內參加創業活動人數佔城鎮勞動者的比例達到20%;帶動就業比率達到1:6,即平均1人創業帶動6人就業;平均每年新增創業企業1.5萬戶,新增個體工商戶3萬戶,新增企業存續一年以上比例達到70%,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4.5%以內。
【外地經驗】
★小額擔保:天津市對所有放貸的小額擔保貸款均給予全額貼息;西安市小額貸款最高額度達8萬元,有些城市甚至達到10萬元。
★創業基金:部分城市對創業資金給予大力支持,如沈陽市2007年設立了2億元創業發展專項基金;西安市設立中小企業發展基金、青年人纔創業專項基金、信息軟件產業專項基金、大學生自主創業貸款基金、鄉鎮企業貼息及農業產業結構調整專項基金等多項基金,提供扶持資金近2.5億元。
★融資渠道:在引進民間資本和發展創業風險投資方面,西安市政府出資3000萬元吸引了兩家企業共7000萬元,組建了擁有1億元注冊資金的西安紅土創新投資有限公司,加大對創業人員資金扶持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