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齊齊哈爾7月4日訊 保姆這一行業在服務居家生活、提供就業機會等方面的積極作用日益顯現。目前齊齊哈爾市的保姆市場現狀如何,近日,有關部門調查顯示,對保姆服務很滿意的僱主只佔10.0%,而不滿意的達60.0%。
據了解,目前齊齊哈爾市保姆市場存在諸多問題,市場運行主體權責、義務不清。由於家政服務的法律關系約定不明確,保姆工作的具體職責、工作強度、服務質量難以量化和標准化,出現的糾紛難以通過正常法律途徑解決。而在僱傭過程中發生的工傷、器物損壞等糾紛處理又不屬於消協業務范圍,市場長期處於政府監管的真空地帶。另外,合同約定不規范,簽訂率低。保姆上崗時,不同的中介渠道簽署的合同不統一,婦聯組織、勞動力市場、個人中介三個平臺同時存在,難以統一規范管理,而且並不約定中介與僱主、中介與保姆之間的相關權益,出現問題時雙方權益保障紕漏多、難度大。所調查的100戶居民家庭中,從業者與僱主全部沒有履行合同手續。
![]() |
在婦聯家政處,下崗職工和畢業生正在諮詢有關保姆工作方面的問題。 |
目前,保姆市場沒有健康證上崗的現象比較普遍。市民尋找保姆主要通過親戚朋友介紹、回老家找鄉親、求助中介機構等三種途經。調查中只有9.5%的從業者持健康證上崗。而且,個人中介業務不規范。僱主在遇到所推薦保姆不妥情況下,中介公司並不退還僱主介紹費用,而是延續推薦至最後;另一方面也沒有實行真正的管理和人員培訓。據調查,從事保姆工作人員,一般文化水平都不高。一些從業人員缺乏職業道德、禮儀常識、烹飪技能、家庭保潔等方面的基本知識。2008年進入勞動力市場求職的保姆中,只有10%得到過正規培訓,所調查的100戶家庭中接受過培訓的從業者只有9.5%,高端家政人纔更是匱乏。一些糾紛甚至官司背後是保姆技能、服務標准規范的缺失。
目前,齊齊哈爾市保姆行業整個群體沒有納入社會保障體系之中,在服務質量停滯不前的情況下,市場價格卻不斷上漲。據調查,四年前僱傭一個普通保姆(工作時間早8時到晚6時,做兩頓飯,收拾屋子,供兩餐)的價格一般也就在300元至400元左右,而目前已漲到700元至800元左右;另一方面,一些僱傭保姆的家庭因為服務需求過於苛刻,與業者關系不融洽等原因而不得不重新選擇。調查中,80%僱過保姆的家庭一年之內都更換過兩個以上的保姆,個別的一年內甚至更換過四個。調查顯示,保姆服務於同一僱主的平均工作時限只有5.2個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