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7月5日訊 多位能源專家表示目前我國的天然氣價格與國際水平相比明顯偏低,如何確定其價格是我國天然氣工業進一步發展面臨的重要挑戰。我國天然氣價格改革勢在必行。
在4日召開的『全球智庫峰會——中國能源高峰論壇』上,中國石油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勘探與生產分公司副總經理馬新華在發言中介紹,去年,我國國內天然氣的平均出廠價只有0.93元/立方米,相當於原油價格21美元/桶。從明年開始,中石油的中亞管道到中國的邊境價為2元/立方米以上,輸到四川長慶油田的價格就要在2.5元/立方米左右,是目前價格的兩倍以上。
馬新華認為,偏低的氣價不僅給銷售帶來困惑,也抑制了生產的積極性。
據中國石油學會理事長、中國科學院院士賈承造造認為,我國應該綜合國際和國內的天然氣價格來定價。他說:『現在國內天然氣的產銷已經不再是封閉的了,LNG(液化天然氣)是國際價,西氣東輸二線是中亞價格,到國內如何銷售是個問題。』目前天然氣定價尚缺少一個像原油和成品油那樣成形的定價機制。
中石油西氣東輸管道(銷售)有限公司總經理黃澤俊說,目前經過幾次調價後,消費者還算能夠接受。未來一定要跟國際接軌,但接軌的時間還要多長,取決於改革的進程。
今年10月前,哈爾濱市90萬居民將完成天然氣置換。屆時,為哈爾濱市提供生產生活用氣16年之久的哈依煤氣將退出哈爾濱,哈爾濱也將步入全國為數不多的全部使用天然氣的城市之列。
市區90萬戶全部置換完畢後,燃氣部門將逐步拓展周邊區、縣(市)燃氣市場,適時啟動雙城市天然氣項目建設,適時介入開發阿城區燃氣項目,並在條件成熟時,對哈爾濱周邊其他縣(市)通過瓶組供氣的方式進行開發。
置換天然氣後,按物價部門規定,天然氣價格為:居民用戶每立方米2元,工業用戶每立方米2.5元,商服用戶每立方米3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