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黑龍江綜合
搜 索
錢俊冬:創業的道路在腳下
2009-07-05 20:49:36 來源:東北網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錢俊冬 東北網記者 孫曉銳 攝

  創業的道路在腳下西安三人行廣告傳媒有限公司董事長 錢俊冬

  各位領導、老師、同學們:

  大家好!

  我叫錢俊冬,2004年畢業於長安大學。我在大學期間就開始創業,現在是西安三人行廣告傳媒有限公司的董事長兼總經理。

  今天的我,是一個領導著110人的團隊、年產值5000萬的企業負責人。但9年前,我還是一個為繳不上學費而發愁的貧困生。1980年,我出生在安徽省的農村,家庭經濟一直比較困難。為了籌集學費,我曾經休學一年,和父母一起做小生意,一邊乾活,一邊自學。2000年,終於夢想成真,我考取了長安大學。

  收到通知書的時候,全家、全村的人都為我高興,但學費是一個大問題。全家東拼西湊,纔湊了2000多元錢,還不到學費的一半。我通過學校專門為貧困生設立的綠色通道,順利地辦好了入學手續,開始了與眾不同的大學生活。我不僅要抓緊時間完成學業,還要趁其他同學休息、娛樂的時候,去勤工儉學積攢學費。記得大學一年級,除了教室、圖書館,我去的最多的地方就是西安的批發市場。下課鈴聲一響,我就背著包衝出了教室,擠上公共汽車,去批發同學們需要的日用品和學習用品。我跑遍了周圍的高校,挨個敲開學生宿捨的門,問他們需要不需要牙膏、隨身聽。大一這一年,我一共掙了1萬多元。雖然付出了比其他同學多幾倍的艱辛,但是我自己解決了學費和生活費。那個時候,我還不知道什麼叫『創業』,只是想多掙幾個錢,減輕父母的負擔。

  2001年10月的一天,我走在學校主乾道上,看到了幾張展板,內容是介紹『挑戰杯』創業計劃大賽的,我看得熱血沸騰,激動萬分,原來我銷售學生日用品的這些行為,還有個名字叫『創業』。我當即決定報名參賽。這次比賽,雖然只獲得了優勝獎,但讓我明白了,大學生可以利用所學知識、技能去創業。也就是從那天開始,在我的內心世界,有了一個堅定的信念:將來一定要自己創業,自己給自己『造飯碗』。

  我的創業,是從代理銷售校園卡、手機等各種通訊產品起步的。大三那年,校園通信市場蓬勃發展,我緊緊抓住這個契機,迅速擴展業務,一年就積累了50萬元的資金。那年暑假,在陝西省有關部門的大力支持與幫助下,我用自己的這筆錢在西安高新技術開發區,成立了陝西省第一個在校大學生創辦的公司。到第二年大學畢業時,我與我自己簽訂了勞動合同,全身心地投入到了創業的熱潮之中。

  2005年,經過精心的籌劃,我以150萬的資本注冊了第二家公司,從商品代理銷售,轉型發展『校園媒體』。2006年,公司制訂了『打造高校第一傳媒,傳播高尚校園文化』的奮斗目標。由於熟悉校園,做事誠信,我們的業務增長很快,在北京、上海等高校集中的城市設立了辦事處。

  創業的道路並非一帆風順,一蹴而就。2007年,由於缺乏經驗,公司擴張過快,新的市場遲遲打不開局面,資金鏈高度緊張,幾位創業伙伴也都相繼離開了公司。公司的發展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難。當時,我的精神壓力非常大,經常吃不下飯,睡不著覺。創業不易,堅持下去更難。我堅信,創業最困難的時候,也是最接近成功的時候。我不想放棄!困境中的我渴望創業成功人士的指點。看到央視《贏在中國》第二賽季開賽的消息,我報了名。幸運的是,憑著執著和堅韌,我過五關,斬六將,成為全國15萬選手中首位晉級十強的選手,也是晉級決賽中唯一的大學生創業者。在知名企業家的指點下,我對創業的內涵有了更深的理解。自主創業不僅能夠實現大學生的自我價值,改變一個人和一個家庭的命運,更重要的是,還能充分發揮大學生的聰明纔智,為社會做出貢獻。強烈的社會責任感,一直鼓勵和鞭策著我堅定地沿著這條路走下去。2008年,經過調整經營思路,積極拓展業務,我們公司又逐漸回到了良性運行的軌道上,得到了新的發展。

  是國家的資助,使我順利完成了大學學業;是國家的扶持政策,幫我走上了自主創業的道路。現在公司發展了,我的日子好過了,我要盡自己的一臂之力,承擔起社會責任,回報國家、回報社會。在招聘新員工時,我特別注重招收應屆畢業生,為100多名大學生提供了工作崗位。公司累計向國家上繳利稅300多萬元。我也得到了社會的肯定,被推薦為省青聯委員,並獲得了『陝西省十大傑出青年』稱號。

  創業,是一輛永不停止的戰車。沒有持之以恆的決心,堅持不懈的毅力,就不可能實現創業的夢想。只有比別人付出的更多,纔有機會收獲更多。這幾年,節假日我幾乎沒有休過,每年要飛上百個航班,地上跑幾萬公裡,常常是早上到了一個城市,晚上又要趕到另外一個城市。

  我從賣學生日用品開始,經常被人誤解、被人拒絕,也受過很多委屈。但是,我從來沒有想過放棄,靠自己的雙手,一點一滴積累了最初的創業資本。我體會到,創業要遵循市場規律,多一些務實,少一點好高騖遠。明天的路在今天,今天的路在腳下。

  最初,我只是一名為了解決生計問題而逐步走向創業的大學生,而現在當我的創業能夠為國家和社會作一點貢獻的時候,我的內心充滿了成就感。每當我疲勞、迷茫、困惑時,一想到肩上承擔著一個企業的命運、一百多人的飯碗,一種責任感油然而生、乾勁倍增。

  年輕就是資本,夢想可以成真。因為年輕,我們失敗了還可以重頭再來。有夢想、有能力的大學生選擇自主創業,就是報效祖國、實現自我價值的實際行動。准備投身創業的同學們,我們要靠自己的知識、智慧和勤奮,開創出屬於自己的一片天空。成功,一定屬於勇於創業的人!

  謝謝大家。

責任編輯:侯巍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