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社會萬象  >  民生
搜 索
晨報建國60年系列報道: 陳賡大將與哈軍工
2009-07-09 09:12:02 來源:東北網-黑龍江晨報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軍工風貌。

  東北網7月9日訊 1952年6月,毛澤東將陳賡大將從戰火紛飛的朝鮮戰場召回,交給他一項新的任務——創辦一所軍事工程學院,培養現代化的軍事人纔。

  1953年9月1日,新中國歷史上第一所多軍種綜合性的軍事工程學院在哈爾濱成立,即著名的『哈軍工』。

  大事記

  1949年11月

  1日中國人民解放軍發起西南戰役。15日解放貴陽,23日解放遵義,30日解放重慶,1

  2月9日,雲南省主席盧漢、西康省主席劉文輝起義,12月30日解放成都,翌年2月20日,進駐昆明,4月進軍西昌地區,至此西南戰役結束,共殲敵93萬餘人。

  3日黑龍江省人民政府發布《關於收集文化古物集中保存的通令》。

  7日松江省人民政府就機關整編工作作出總結。在1949年8月至10月期間,經過整編,全省機關人員由51264人減至38830人,共精簡12434人。其中,省委由461人減為178人;省政府由2058人減為1574人;哈爾濱市黨政群警由11170人減為7305人。

  9日為配合搞好冬季副業生產,東北銀行黑龍江分行決定發放貸款315億元。

  9日—14日中國共產黨松江省第二次代表會議在哈爾濱召開。出席會議代表236名,代表全省1.9萬多名黨員。會議中心是討論冬季副業生產和鞏固農村人民民主專政問題。要求圍繞副業生產這個中心,召開村人民代表會,鞏固人民民主專政。

  13日世界工會聯合會主席路易·賽揚一行26人,前往北京參加亞澳工會會議,途經黑龍江省與松江省,受到兩省黨、政、工會負責人及各界代表的歡迎。

  松江省人民法院組成臨時法庭,在哈爾濱市東北電影院審判前穆棱縣長韓屏殺妻案。審判長由省人民政府主席馮仲雲擔任。參加審判大會的有省和哈爾濱市直屬各部門科級(縣團)以上乾部及參加省黨代會的代表,共千餘人。

  15日《黑龍江農民》報正式創刊。為8開4版,5日刊。

  16日東北人民政府發出關於建立縣、區人民代表會議或人民代表大會及村人民代表會

  的指示,決定自1949年12月到明年春耕前,各縣、區、村應普遍建立人民代表會議(大會)制度;由人民代表大會選舉產生同級政府成員。

  17日根據中國新民主主義青年團中央常委擴大會議通過的關於建立中國少年兒童隊的

  決議,哈爾濱市馬家溝小學正式建立中國少年兒童隊。此後,其他各學校原有的兆麟兒童團,也先後轉為中國少年兒童隊。

  中旬,東北人民政府決定,河北省移民1萬人到黑龍江省安置。黑龍江省人民政府成立了移民委員會,並指示各縣安置照顧好移民。

  24日東北人民政府批准,松江省興山市改為鶴崗市。

  本月中共黑龍江省委召開城市工作會議。明確提出,城市工作以工人運動為主(縣級)。

  根據外僑工商業登記統計,在哈爾濱的外僑工業有13個國家、51個行業、298家;商業有13個國家、35個行業、436家。


 

  12月

  1日經中共中央軍委批准,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一航空學校在哈爾濱正式成立。

  2日中央人民政府委員會第4次會議決定,任命饒斌為哈爾濱市市長。

  1952年6月,毛澤東將陳賡大將從戰火紛飛的朝鮮戰場召回,交給他一項新的任務——創辦一所軍事工程學院,培養現代化的軍事人纔。

  一個月後,陳賡在調查研究的基礎上,選定哈爾濱為院址,提出了建院方案。一年零3個月後,即1953年9月1日,新中國歷史上第一所多軍種綜合性的軍事工程學院成立,即著名的『哈軍工』。陳賡大將任首任院長兼政委。

  1970年,在『哈軍工』原址,以海軍工程系全建制及其他各系部分乾部教師為基礎,組建了哈爾濱船舶工程學院。1994年,學校更名為哈爾濱工程大學。1999年,學校歸屬國防科學技術工業委員會。

  陳賡大將於1953年9月至1961年3月任哈軍工院長。據哈爾濱工程大學黨委副書記、副校長魏潾介紹,陳賡在擔任哈軍工院長期間,解決了從『落實知識分子政策』到確立教學方針、明確人纔培養方向等方面的問題,為哈軍工後來的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陳賡的教育思想與教育實踐在今天看來,也是具有正確性和創新性的。

  用纔愛纔惜纔

  據哈工程副校長魏潾講,哈軍工組建時,行政、後勤等部門的乾部是從部隊抽調的,教學、科研人員多是從全國各地選拔的高級知識分子。如何對待這些知識分子,是哈軍工首先要解決的一個問題。

  當時,新中國成立後,黨的工作重心發生了變化,對知識分子的政策也必然要發生變化,這是一個極為重要的轉變,但是當時許多領導乾部尤其是部隊乾部一時難以適應這個轉變。陳賡院長敏銳地認識到落實知識分子政策的重要性,並在實際工作中解決了這個問題。

  對待知識分子,陳賡提出的第一點是『政治上信任,組織上保護』。1953年2月18日,在陳賡的主持下,在哈軍工第一次黨委會上,學院黨委作出《關於執行教育任務中幾個主要問題的決定》,學院黨委明確指出,在執行軍事工程教育任務中,爭取、團結、教育、改造知識分子是一個重要問題,基本方針是大膽使用,加強教育,發揮其長,克服其短。

  陳賡說:『善之本在教,教之本在師。我們要成為貫徹執行知識分子政策的模范,這是黨員乾部的責任。』

  落實知識分子政策的核心問題是在政治上是否真正相信他們。能不能信任不是軍人出身的教師,在很多老乾部看來要畫一個大問號。對此,陳賡首先教育老乾部們要相信絕大多數知識分子是擁護黨、擁護社會主義的。他說:『我們黨對知識分子的政策是團結、使用、教育、改造。我們對一切願意棄舊圖新的知識分子都歡迎,希望他們為國家作貢獻。』

  在陳賡看來,白手起家創辦大學,器材、設備、房屋等困難都能克服,唯有教師不能馬虎,必須挑選最好的。在用人問題上,他主張用人不疑、大膽使用,讓知識分子放手工作。

  當時,專業技術方面的高級知識分子如鳳毛麟角,抽調專家的工作十分困難。為了能請到專家,陳賡便請幾位先期到達的專家按學院專業設置的要求,列出他們所熟知的專家名單,隨後,陳賡再拿上名單找有關領導甚至直接去找周恩來總理簽字,然後一一落實。就這樣,在短短的時間內,哈軍工匯聚了一大批國內一流的專家學者。

  在用人問題上,只要有真纔實學,軍工需要什麼樣的人,陳賡都敢要。有一名彈道專家,名叫沈毅,當過國民黨兵工總署的少將專員,後來起義,但在『三反』中被查出有經濟問題,判了死緩。陳賡聽說此人曾到法國留學,懂得幾國語言,在專業上造詣很深,就克服重重困難將他調到了哈軍工。

  辦學中,陳賡非常重視發揮知識分子的作用,把他們稱為支橕學院的兩根柱子之一(另一根柱子是從部隊抽調來的軍隊乾部)。有關業務方面的事務,陳賡都要安排專家、教授擔任,在生活上則盡可能給其優厚的待遇,如把學院一幢最好的樓房作為老教授的宿捨,並為他們專建飯廳,請來廚師為他們做飯,而陳賡自己則住在一個小平房裡;為解決專家、教授的後顧之懮,陳賡還親自處理他們的家屬就業、子女昇學等問題。

  對於陳賡的這種作法,當時,個別老乾部非常不理解,發牢騷說:『我們是從機關槍底下爬出來的。他們舒舒服服念了幾年書,為什麼就被捧得那麼高?』對這種議論,陳賡給予了嚴厲批評:『你們經歷了二萬五千裡長征,是革命的功臣。可他們十年寒窗苦熬出來,也不容易呀。現在我們國家的國防建設迫切需要科學技術知識,你們有嗎?你們是老共產黨員,調你們到這裡來,是讓你們來發揚光榮傳統、樹立良好作風的,而不是來攀比的!』


 

  『兩老辦院』:治學創舉

  陳賡提出了『邊建、邊教、邊學』的『三邊』方針和『兩老辦院』、『教學為中心』等一系列科學完整的治學方略。

  哈軍工辦學伊始,首先要解決的就是人纔培養定位的問題。1952年12月11日,陳賡在籌委會上就提出:『我們要把學院培養成有高度軍事素養的,有嚴格紀律性的和有高度技術的乾部』、『要使軍事工程學院成為鍛造軍人作風、錘煉軍人品德、培養千萬個過硬軍事工程師的熔爐』……雖然後來哈軍工分建前後在培養目標的具體提法上有所不同,但實質還是培養德、智、軍、體全面發展的軍事工程師。

  建國之初,陳賡第一個提出『兩老辦院』的口號,『兩老』,即老乾部、老教師,這是一個了不起的創舉。在我黨的歷史上,對知識分子采取排斥打擊的『左傾』政策幾乎成了頑癥痼疾,建國後的政治運動,更使工農乾部對來自舊社會的老知識分子抱有偏見。陳賡深入分析了軍隊乾部和老知識分子兩個群體的思想現狀,對如何辦好學院有了清醒的認識。

  『兩老辦院』的實質是既要堅持黨對學院的絕對領導,又要正確執行黨的知識分子政策。一方面,帶有高度機密性的、關系到國家和軍隊安危的軍事工程學院,是中國人民解放軍的一支特殊部隊,它必須置於黨的絕對領導之下。學院要由久經考驗、德高望重的軍隊老乾部執掌大權是不言而喻的;另一方面,軍事工程學院是培養高級國防科技乾部的學府,必須由精通專業的老教師講課授業,因此『兩老』缺一不可。『兩老辦院』的方針首先在政治上為知識分子定了位,陳賡把『兩老』置於平等的地位。正是因為陳賡頂住重重壓力,堅持『兩老辦院』,哈軍工纔能始終堅持緊緊依靠知識分子的辦院方針,這在當時的歷史條件下是難能可貴的。

  以教學為中心是陳賡始終堅持的辦學指導思想。陳賡認為,軍事工程學院的根本任務就是為國防現代化建設培養德纔兼備的高級科學技術人纔,這是中心任務,離開了這個中心,就失去了辦學校的意義。為了幫助各級乾部理解以教學為中心的思想,陳賡對老乾部們形象地說:『學院像個大飯堂,學生是來吃飯的,教師是上灶的大師傅,其餘人都是端盤子的。』

  後來,哈軍工一直把教學工作放在高於一切的位置上,教學計劃就是法律,必須不折不扣地執行,各機關部門都必須為教學服務。

首頁  上一頁  [1]  [2]  [3] 

責任編輯:楊禹

黑龍江晨報推出『慶祝建國60周年大型系列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