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7月10日訊 日前,記者從雞西市糧食局獲悉,雞西市政策性糧食收購工作自2008年11月16日正式啟動,截止2009年6月30日全部結束。此次政策性糧食收購計劃指標為162.24萬噸。其中,玉米44.9萬噸、大豆31.94萬噸、水稻85.4萬噸。實際收購119.09萬噸,基本滿足了雞西市農民賣糧需要。
受國際金融危機的影響,2008年秋糧上市後,糧食市場價格低迷,采購不旺。為了穩定糧食市場價格,保護農民種糧利益,國家出臺了臨時存儲水稻、臨時存儲玉米和中央儲備大豆收購政策,通過政策性糧食收購來提高農民賣糧價格,增加農民收入。市糧食部門緊緊抓住這一政策機遇,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確領導下,采取有力措施,積極做好國家政策性糧食收購工作,促進農民賣糧增收。一是積極向上級部門反映我市農民賣糧的實際困難,加強與中儲糧黑龍江分公司及轄區直屬庫的溝通協調,先後爭取政策性糧食收購指標162.24萬噸,啟動收購庫點37個,為農民賣糧增收創造有利條件。二是開闢農民賣糧綠色通道,加班加點搶收糧食,減少農民排隊等售時間,設立農民休息室、農民食堂和便民修車點,為農民提供優質服務。三是積極挖掘收儲、烘乾和物資、人員等方面潛力,盡最大努力多收糧、收好糧,做到收得進、烘得了、儲得下、不壞糧。四是通過廣播、電視、報紙等新聞媒體,結合糧源摸底和糧食收購監督檢查,廣泛宣傳國家糧食收購政策,讓農民知道國家臨時存儲收購質價政策不會變、計劃收購數量有保證,給農民吃上『定心丸』,引導農民自主選擇賣糧時機,增加賣糧收入。五是加強對糧食收購、烘乾、存儲、保管等環節業務的指導,確保收購的糧食數量真實、質量完好、存儲安全。同時,市糧食局還聯合新聞單位,會同檢察、公安、工商、監察等部門,深入各縣(市)收購庫點和鄉鎮、村屯,監督、檢查、指導糧食收購工作,發現問題,及時予以糾正、處理,保證了政策性糧食收購工作規范有序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