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新聞網訊 7月的杜爾伯特草原,天藍水碧、鮮花遍野、草茂林幽,一派生機勃勃的景象。近年來,該縣全面推進草原禁牧工作,加大植樹造林力度,連續向濕地、連環湖等水域補水,全力打造『生態名縣』。境內生態環境日趨改善,再現天藍水碧草青青的迷人魅力。
近日,記者在當奈濕地看到,東昇水庫提閘補水讓乾渴的濕地重新煥發出新生機。為了保護生態環境,杜爾伯特大力開展生態補水工作。今年截至目前,已為當奈濕地補水5000萬立方米。2000年以來,該縣年均為連環湖濕地等水域補水1億多立方米,有效緩解了生態渴水壓力。蘆葦面積佔全縣80%的煙筒屯鎮,過去由於渴水,蘆葦枯黃、產量低,還易發生火災。補水後去年蘆葦收入達到了500餘萬元,產品銷往國內14個省市及日本、加拿大等國家。補水後敖林西伯鄉水域面積達到3萬餘畝。如今,這個縣正著手把連環湖建設成連環湖生態水庫,建立長效補水機制,實現濕地生態的良性循環。
在杜爾伯特克爾臺鄉的一片沙丘上,幾場喜雨過後,固沙林錦雞兒大都已破土而出。據了解,今年這個縣雨季直播錦雞兒3萬畝。從2001年啟動『西北風口』綠色生態建設工程以來,已累計在西北風口造林40.6萬畝,全縣造林保存面積達100萬畝,森林覆蓋率達10.8%,比幾年前提高了5.61個百分點,初步形成了『護村林成點、護路林成線、農防林成網、固沙林成片』的格局。據氣象部門統計,近幾年每年5級以上大風天氣和揚沙天氣分別比20世紀90年代末期減少了31天和8天,『片片鹼巴拉、漫天刮風沙』的現象一去不復返了。去年,這個縣被國家評為『三北』防護林建設突出貢獻單位。
杜爾伯特舉全力推進草原全面禁牧工作,實行奶牛標准化捨飼,推廣青貯等飼草飼料種植,全縣可利用草原有望恢復到469萬畝。禁牧5年多來,草原生態逐漸恢復,牧草平均高度達0.5米,較禁牧前高了0.3米,產草量由畝產十幾公斤增長到百餘公斤,產草總量增長了20萬噸,價值近億元;奶牛單產4年提高了1噸多。
良好的生態吸引越來越多的游人,今年這個縣已接待游客8萬餘人次,旅游收入達到3000餘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