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新聞網訊 據黑龍江日報報道,百年師范,春華秋實。齊齊哈爾高等師范專科學校的前身是始建於1906年(清光緒32年)省城(齊齊哈爾)高等小學(前漢義學)創辦的師范速成班。1914年改名為『黑龍江省立第一師范學校』,是全國建校最早的幾所中等師范學校之一。2003年,由師范學校、幼兒師范學校和教育學院三所院校組建而成今天的『齊齊哈爾師專』。
『三型校園』建設讓百年師范薪火相傳,進入了快速、良性、科學的發展軌道:佔地面積由8萬平方米擴大到28.4萬平方米,各類專業由16個發展到30個,在校生由2700名增加到5000多人。
出了名的『摳門兒校長』
『節約』讓小賬變大賬。齊齊哈爾師專校長薛寶林是出了名的『摳門兒校長』,有一次去哈爾濱開會住宿,打折後180元的賓館他還嫌貴,硬是拎著包找到了80元一晚的旅店。校辦的工作人員說,像這樣的『段子』學校很多人都能說出一兩個來:校領導去省城開會都爭取當日返回,有的住親戚家。還有人『以校為家』,把家裡不太使用的電風扇、飲水機都搬到學校來『資源共享』。《建設節約型校園實施方案》是兩面打印的,上面寫著:『提倡用鋼筆書寫,減少一次性紙杯等辦公用品的使用量,倡導校內飲食點不使用一次性餐具……』節約的習慣就在這點點滴滴中養成了。
『要厲行節約、勤儉辦學,使每一名教職員工都樹立師范的光榮傳統,挖掘潛力,降低消耗,節約資金乾大事。』這是薛寶林常說的一句話。1200平方米的體育館由廢棄的車間改造而成,花費不到70萬元。2005年,學校基礎設施建設全部公開向社會招標,通過競標,節約資金近120萬元。
『量化管理,定額用能』。經過測算,該校對用電、用水等進行定額,實行『校園一卡通』刷卡消費,超額部分由個人掏腰包。僅節能水箱的使用,3年來就節約近20萬元。剛從浴池出來的2007級學前教育專業的李劉紅說,『現在洗澡也是刷卡,噴頭長流水現象不見了,洗一次一元錢就夠了。到水房打開水也刷卡,一次也一毛錢。』
『你們真是過日子人家。』這是2008年8月,一位曾在大學工作多年的省領導在齊齊哈爾師專調研時送給學校的一句話。
關愛遍及校園社會
7月1日,齊師專教育系電腦藝術設計專業的27名學生,走進市紅十字中心血站,以義務獻血的特殊方式向黨的88歲生日祝福。
『人的價值並不只是讓自己快樂,而是讓你周圍的人因為你的存在而引起積極的思索,這纔是最重要的。』2007級心理諮詢專業殘疾學生曲鶴身高只有1 .4米,腳和腰部患有先天性疾病。在報考時都沒有想到能被錄取的她,在校園裡很快樂:學校教學樓、公寓樓和食堂都設有殘疾人無障礙通道,殘疾人專用寢室單設的衛生間有六七平方米。學校黨委書記楊民還和她結成了幫扶對子。
一人有難眾人相助,師生共譜愛心曲。2008級貧困生張揚突發腦出血入院後,學校領導立即趕赴醫院,送去5000元醫療費;教育系全體師生自發募捐5000元,援助和關愛從校園一直傳到病床前……7月9日,齊師專舉行了『愛心基金』資助儀式,為2名殘疾同學各資助1000元。學校『愛心基金』先後資助2萬多元挽救2名身患癌癥的學生,學校為困難學生提供138個勤工助學崗位,140多個貧困學生每月通過勤工儉學獲得60元到100元的勞動所得,僅這一項支出就達11萬元,全校沒有一個學生因貧困輟學。
文化育人百年傳承
走在齊齊哈爾師專的校園裡,第一感覺就是整潔、乾淨,滿眼綠色透著勃勃生機。『淑苑路』、『賓章路』、『恩惠園』……這些以為學校發展做出突出貢獻的教師命名的道路、景觀和廣場,處處都滲透著文化味兒,無聲地講述著動人的故事。
在生物標本室,一件件鮮活逼真的標本、一本本字跡工整的教學筆記,特別是放置在貝殼裡的編號,細小得需要舉到眼前纔能看清楚。這個標本室凝聚著已故生物系老師趙恩惠的全部心血:他瞞著家人,把故去母親的骨骼、夭折的女兒和孫子的胚胎都做成了標本供教學使用。今年3月14日,在趙恩惠副教授誕辰85周年紀念活動上舉行了『恩惠園』揭牌儀式,把他『堅韌執著,奉獻求索』的師范精神永遠留在了校園。
不僅如此,齊齊哈爾師專還以昇旗儀式、開學典禮、學生表彰大會及重大節日、紀念日為契機,開展系列教育活動,來增強學生勤奮學習、愛國愛校、報效國家的責任感和使命感。『每人一書一評』,燃起了全校師生的讀書熱情;『厚積薄發』有獎知識問答,讓同學們體驗到了讀書的快樂;『異鄉感言』,散發著青春氣息的文章裡滿載著學子對第二故鄉的熱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