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黑龍江綜合  >  文衛·體育  >  文衛
搜 索
方正縣確認三件抗日文物 三封遺書再現抗聯英烈事跡
2009-07-15 14:36:32 來源:東北網-哈爾濱日報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此次發現的三件抗日時期的文物。

  東北網7月15日訊 近日,方正縣文物管理所在第三次文物普查中,對三件有著近70年歷史的遺書進行復查考證,確認其為珍貴的抗日文物。三件遺書雖有破損,但字跡清楚,不但記載了日本侵略者在東北屠殺抗日志士血債累累的罪證,同時也展現了抗聯先烈們同日本侵略者進行殊死斗爭的真實經過。有關專家在考證後認為,作為為數不多的抗聯革命文物,三件遺書具有極重要的歷史價值和教育意義。

  在方正縣文物管理所內,所長李瑞堂為記者展示了這三件文物。其中兩件為布質,一紅一白,已經顯得陳舊。還有一件為紙質,呈灰黃色,折痕處破損,被工作人員真空塑封。李瑞堂告訴記者,這三件文物是在2000年後由文物管理所收存的,此前由原方正縣黨史辦主任楊興江老師保管。在此次文物普查中,工作人員進行實地走訪、文獻搜集等考證工作,最終確定該文物屬真品。

  由於年代久遠,遺書上的字都是繁體,並有一些俗語和別字。在三件遺書中,有兩件記載了第三軍各級指戰員的名字,其中有『第三軍軍政部軍長趙尚志』字樣。在白布血書上,詳細記載了抗聯戰士慘遭屠殺的經過:

  偽滿康德七年(1940年),特務拉大草(圍剿)走狗屠殺抗聯戰士跡案。

  本年四月時,方正縣東洋股日本白澤來此較閱回轉路途雙橋相遇抗日隊王儉被槍打犧牲,呂財胸部負傷,當時把輕機槍和匣槍扔回交給李得存。

  五月,特務蒼春興,張鳳明代日本上田二十八團在吉利橫頭山空地攻打抗日隊李春榮、馬貴山十二名犧牲,屍體埋在梨樹底下棺木,有黨聯摺證明。

  六月,特務鄒××、杜××帶日本白澤、偽警察在南溝馬山東崗攻打抗日隊,周慶臣、王得泉、侯維山犧牲。

  七月,特務季國君、郭××拉大草,蒼××混入抗日背送組裡,在轉山附近遇見抗日接背李得存、馬清泉,被掠抓捕用鐵絲縛絞手,把匣槍和六輪手槍掠去,又把彈子(睾丸)拴上石頭擲投江裡犧牲。………

  九月,拉大草,蒼××、滿××帶日本中島、紀斌在南山王福當大棚抓捕抗日於維海、杜憲祥,交日本中尉秋本,在矯政局犧牲。等候期共產黨來給我們報血仇。

  原方正縣黨史辦主任楊興江告訴記者,最初一直保管這三件文物的是張有玉老人。他是三件血書的書寫者,也是在『紙質血書』上提到的第三軍青年團成員。張有玉識文斷字,眼看戰友先後慘遭屠殺,於是記載事跡遺留後人。據張有玉回憶,遺書上提到的抗聯戰士已經全部犧牲,他因為主要參與地下工作而幸存。解放後,他一直將這三封遺書保存在鐵盒內。為了讓它們對青少年發揮更大的教育意義,1983年,張有玉將其捐贈縣黨史辦。據楊興江介紹,如今,張有玉老人已經去世,這三件遺書也成為展現抗聯事跡的珍貴物證。

  記者在采訪中注意到,三件遺書被專家們稱作『血書』,但所有文字都是用黑色墨筆書寫,上面分別蓋著『中國共產黨第三軍事處印』和『第三軍政治部印』。李瑞堂所長解釋說,之所以稱作血書,是因為上面記載了先烈們的名單、犧牲的經過和侵略者屠殺抗聯戰士所欠下的血債,這是對先烈們視死如歸精神的敬仰。雖然,遺書中記載的部分先烈名字和事跡還有待進一步考證,但這並不影響三件文物的價值和意義。李瑞堂表示,這三件珍貴文物將適時向市民展出。

責任編輯:強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