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西側

東側同一片風景帶,鐵門東側垃圾桶整齊排列,環境優美;西側則垃圾亂扔,無人過問。
東北網7月16日訊 同一片景區,兩側大不相同。一邊環境整潔,而另一邊垃圾遍地,成了沒『娘』管的『埋汰孩兒』。
東連一湖三島,西接金河灣———松北區江灣路是進入濕地公園水域的唯一通道,堤下綠蔭也成了市民假日休閑主要去處。據市民反映,如今,一道鐵門將江灣路分為東西兩側,衛生環境卻有了天壤之別:鐵門東側林地內環境整潔,鐵門西側至金河灣公園段,堤下約三公裡的樹林內到處都是垃圾。
昨天,記者在松北區江灣路調查發現,這片『風景畫裡的濕地垃圾帶』位於『江灣路鐵門』西側至金河灣公園段、約延長3公裡的堤下樹林內。針對這一問題,記者對多家相關管理部門采訪得知,這片樹林的衛生竟無人負責。
據太陽島風景區管理局有關負責人講,以江灣路鐵門為界,東側的環境管護和垃圾清運由該局負責,有專人管理轄區林地衛生,在野餐集中地沿途設立垃圾箱,保潔員一日兩清,垃圾從不過夜滯留;鐵門以西的環境應由金河灣公園的建設單位———市水務局的灘涂辦負責管理。
據市水務局有關負責人說,該局只負責金河灣公園灘涂內的環境管理,堤下樹林不在公園范圍內。另外,堤下樹林是防洪堤的配套設施,起防浪作用,應由防洪堤所在區一級的堤防、水務部門負責管護。
松北區農林水務局有關負責人說,江灣路鐵門以西,一直是封閉式管理,未對游人開放。近期由於鐵門被打開,游客進入纔產生大量垃圾。該段防洪堤的管理權已劃歸松北鎮的堤防站負責。
松北鎮堤防站有關負責人說,江灣路的防洪堤與防浪林被分開管理,該站只負責大堤的養護和此段的防汛工作,因堤下防浪林屬濕地公園的組成部分,養護工作已劃歸松北區綜合整治辦負責。
松北區綜合整治辦有關負責人表示,該辦只負責防浪林的樹木養護,但防浪林內的環境衛生管理、垃圾清理,不在其職權范圍內。
5個部門各有說法,誰該是『埋汰孩兒』的『娘』,說也說不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