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地方新聞  >  七臺河
搜 索
七臺河上半年地區生產總值實現94.05億 同比增15.3%
2009-07-16 16:51:32 來源:東北網  作者:孫曉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7月16日訊 據統計部門初步統計,上半年全市地區生產總值實現94.05億元,同比增長15.3%;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實現47.7億元,同比增長20.4%;城鎮固定資產投資完成31.9億元,同比增長40.0%;全口徑財政收入實現21.5億元,同比增長33.8%;一般預算收入9.5億元,同比增長39.6%。

  狠抓項目經濟引擎動力更足

  七臺河市堅持把實施投資拉動和項目建設作為拉動經濟增長的關鍵之舉和持久動力,積極推進大項目建設。年初全市共謀劃工業、能源、交通和基礎設施等領域重點推進項目43個,項目總投資440億元,億元以上的優質項目23個。這些項目建成後,年可形成產值76.5億元,利稅12.8億元,預計當年可拉動全市固定資產投資增長29個百分點,拉動經濟增長10個百分點,提供就業崗位1萬多個。這個市實施了市級領導大項目包保責任制,成立了由書記、市長掛帥的全市大項目推進工作領導小組,舉全市之力推進,並首次將大項目推進工作納入全市年終目標考核范圍,建立了項目進展情況反饋機制、項目領辦代辦制、項目推進部門聯動機制、項目督辦落實機制及特殊項目領導協調機制,從項目論證審批、資金運作、協調服務等多方入手,進一步加大了項目建設與服務力度。目前,已開工大項目14個。

  優化結構從『一柱擎天』到『雙支橕』

  面對主宰七臺河經濟的煤炭和焦炭市場價格過山車般的大起大落,七臺河市加大力度調整產業結構,促進產業優化昇級,變煤炭主導產業『一柱擎天』的格局為煤與非煤『雙支橕』。大力發展煤炭循環經濟,通過小煤礦整頓關閉、焦炭產業『關小建大』、煤化工產業精深發展等措施,加大高耗能、高污染行業治理力度,把技術改造同淘汰落後產能結合起來,提昇了主導產業發展水平。寶泰隆98萬噸搗固焦、乾豐能源98萬噸焦化聯產、億達信公司10萬噸制甲醇等項目的開工或投產,不僅投資本身拉動了經濟增長,更重要的是開發了焦炭的下游產品,提高了煤炭的附加值,實現了煤炭資源的吃乾榨淨,降低了生產成本,增強了企業競爭力。同時,大力扶持非煤替代產業,加快發展木制品、農副產品、醫藥、機械、建材等接續產業集群,開工建設三木家具工業園、盛昌蔬菜加工等非煤項目,特別是把發展木制品產業定為『一號工程』來抓,單一依賴煤炭的經濟結構得到極大改變。

  服務增效特殊時期特殊扶持

  面對金融危機,七臺河市提出『確保重點企業資金鏈不斷,確保支柱企業不倒,確保經濟發展速度不減』的『三確保』原則。結合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開展了『百名領導進企業,扶持企業保增長;千名乾部下農村、推進城鄉一體化;萬名黨員結對子,幫助群眾辦實事』活動。市委、市政府主要領導多次深入到重點企業調研,召開了多個層面的座談會,聽取企業意見,幫助解決困難。采取了『特殊時期特殊扶持』政策,幫助企業度過難關。對煤炭、焦化企業『一費一金』實行即征即返,緩解企業資金緊張狀況。啟動1000萬元的中小企業發展專項資金,重點支持科技含量高、市場前景好、發展潛力大、環境污染小的中小企業加快發展。市級財政拿出1200萬獎勵重點納稅民營企業以及招商引資企業。出臺推進金融業加快發展的指導意見,實行政銀企聯席會議制度,加大企業貸款融資協調力度。采取設立原煤入境『綠色通道』等有效措施,積極為企業協調煤源、運輸等生產要素。組建焦化行業協會式的地域焦化企業聯合體,提高了企業抗風險能力。不斷創新服務措施,建立完善融資、法律、開拓市場、科技信息、人纔、品牌『六大服務體系』。進一步完善了政務服務中心功能,基本實現了行政審批集中辦理、中心以外無審批的目標,為企業和投資者降低了創業成本。制定出臺了《七臺河市創建優良經濟發展環境『五不准』規定》,開展了全市涉企部門收費核查工作,取消了無依據、超范圍、超時限等不合理收費,切實減輕了企業負擔。

責任編輯:王凌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