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社會萬象  >  真情時刻
搜 索
哈爾濱道裡中考第一名背後的故事 關愛之手拉回網癮少年
2009-07-23 16:47:35 來源:東北網-新晚報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7月23日訊 周佳印是哈爾濱市道裡區41中學一名十分普通的學生,但是了解他的人都會跟你講述有關他的『不普通』———這不僅因為他在今年中考中,考取了480.5的高分,道裡區中考第一名;更是因為這個男孩來自一個單親低保家庭,也因為他曾是一個叛逆的問題少年。

  來到道裡區41中,走進周佳印的生活,傾聽他的校長、老師講述有關他的故事時,記者在大家的講述中不經意間發現,當這個少年幾經努力最終破繭成碟、展翅高飛的背後,竟然凝聚了學校、家庭、社會、教改等諸多因素。而這並不是偶然,明年一定會出現更多個周佳印。

  溫暖之手

  周佳印的故事,是從一個空白表格開始的……

  學校按照慣例,給新入學的孩子發了一個調查表,其中一項是父母受教育的程度。這張表全校新生中,當時只有周佳印是『空白』。

  面對這張『空白的表格』,圍繞著周佳印一個溫暖的故事展開了———學校通過孩子所在的社區了解到,周佳印來自於一個單親家庭,靠低保和社區幫助周佳印的父親找一些打零工的活,供孩子讀書,而父親幾乎沒有文化。

  41中學那冬岩校長告訴記者,作為道裡區一所相對位置比較偏的普通中學,有許多孩子是來自於貧困家庭的。對於這樣的孩子,學校和老師要付出更多。曾經自卑的周佳印發現了一個變化,自己上學所需要的各種費用都給免,老師還經常把他叫到辦公室裡,拿出自己的好吃的給他。

  說起這些,那校長告訴記者,其實幫助周佳印的不僅是學校,還有周佳印所在社區,全市教育對貧困生的資助政策。

  責任之手

  缺少了家庭關懷的孩子,或許更容易早熟……

  在初中三年級的時候,也就是學習上最爬坡的階段,周佳印開始出現『波動』。他的班主任焦老師告訴記者,一連幾天周佳印沒來上學,這在以前是沒有發生過的。

  老師和周佳印的父親一起開始了尋找,孩子最有可能在網吧。終於,孩子找到了,可是周佳印態度卻很堅決,不想回學校讀書。焦老師告訴記者,就在這個時候,周佳印的父親暴怒了,在眾人面前動手打孩子。老師一把拉過來周佳印問他,孩子你忘了老師對你的希望嗎?在你的背後你知道有多少人在為你付出嗎?周佳印哭了,老師,你知道上次我沒考好,我感覺學習越來越難,我不想學了,我沒希望了。不,你是最棒的,你堅強。

  就在網吧外,3個男人一起哭了。

  有了那次波折,周佳印變了,他似乎懂了他的父親、他的老師,還有什麼叫責任。

  關愛之手

  溫暖讓一個單親家庭裡的孩子不再孤單……

  責任讓一個試圖逃避的孩子懂得了堅強,而眾人凝集起來的愛則讓周佳印迎來了他第一次的人生道路上成功。

  沒有經濟條件外出補課,也沒有條件做更多的『精選』練習題。對此,41中那校長告訴記者,為了不讓周佳印還有學校更多象他一樣的孩子不掉隊,全校畢業年級的老師日以繼夜的工作,尋找各種信息、習題,自費給學生印卷子,老師們用自己行動詮釋著對學生的愛。

  而在這個過程中對於周佳印來講,跟住老師,能在學校裡讀書到深夜就是他最大的滿足。已經是深夜了,只剩下周佳印一個人還在演算習題。可是令周佳印沒想到的是,就在他抬頭的一瞬間發現,老師辦公室裡的燈還亮著。老師不曾走,不一會一杯牛奶悄悄地放在了周佳印書桌上,和記者說起這些時,周佳印的眼裡滿是淚水,因為在那個深夜,她感覺媽媽回來了。

  愛的階梯

  那校長告訴記者,周佳印在所有考試中考的最好的一次就是中考,這或許是一種偶然,但是在偶然背後其實包含了一種必然,這個必然就是全社會為更多的同學,尤其是為貧困孩子而搭建的向上攀登的高梯已經樹起。

  首先是全市倡導的公平教育、均衡教育體制結果。道裡區在教育發展中,更多地為薄弱學校傾斜,在教育部門的大力支持下,41中作為一所普通學校卻擁有眾多知名教師,在教學硬件上更是不遜於名校。而這些為孩子,尤其是貧困孩子考出好成績作出最有力的師資保證。

  還有街道、社區各級政府對弱勢群體的幫助,讓貧困家庭的孩子解除了後顧之懮。同時教育教改的積極嘗試也是促成周佳印今日成功的重要因素,那校長告訴記者,今年的中考試題,不見偏題、怪題,多的是基礎性試題,也正因為如此,纔讓更多孩子有了公平競爭的機會。

責任編輯:強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