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7月27日訊 土地確權,是依法保障農民對承包土地佔有、使用和收益權利,推動農村基本生產生活資料有序流動、盤活農村資產的基礎性工作。今年4月,巴彥縣松花江鄉五一村作為哈爾濱市產權制度改革試點村,啟動了對農村集體土地、房屋等資產資源的確權、登記和頒證工作。
農村產權制度改革進展如何?在推進過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難?省委常委、市委書記杜宇新對此十分關注。24日,杜宇新深入巴彥縣松花江鄉五一村,詳細了解產權制度改革所遵循的原則、采取的方法以及取得的初步成效,就加快推進哈爾濱市農村產權制度改革進行調研。
五一村肩負著為全市農村產權制度改革示范的重任。經過宣傳動員、入戶實測、公示公開、確權頒證等四個階段深入細致的工作,現已基本完成了對集體土地所有權、集體建設用地所有權、集體各類資產資源所有權、集體林權和農戶的林權、房屋所有權、宅基地使用權的確權、登記和頒證工作。
『你們認為產權制度改革有沒有必要?』『土地確權為生產生活帶來哪些改變?』座談中,杜宇新與農民代表面對面交流,悉心聽取他們的真實想法和真切感受。
五一村村民李東昇是產權制度改革的受益者。他興奮地告訴杜宇新:資產確權破解了資金短缺的難題,他用房屋所有權證和土地證作抵押,在信用社貸款12萬元,購買了一臺小型挖掘機開展副業。『現在這臺挖掘機為我開出致富路,預計兩年就能「回本」。』
杜宇新感慨不已:土地確權讓農民真正對資產擁有了法律意義上的權屬,可以用其進行合法抵押、貸款、融資,使資源順利轉化為資本,為農民進入市場進行等價交換鋪平了道路。
調研中,得知五一村在推進產權制度改革過程中以屯為單位,成立了由村民代表組成的議事監督組,在改革過程中隨時向他們通報情況、征求意見,杜宇新對此十分贊賞。他囑咐縣鄉村負責同志,在推進產權制度改革過程中,要堅持公開公正、實事求是原則,堅持相信群眾、依靠群眾,充分聽取和尊重群眾的意願。要本著尊重歷史、承認現實的原則,毫不動搖地堅持農村基本經營制度,賦予農民更加充分而有保障的土地承包經營權,保持現有土地承包關系穩定並長久不變。同時,要努力降低確權成本,使這項依法保障農民權利的好事得到農民的理解和支持。
杜宇新在調研中強調,黨的十七屆三中全會就搞好農村土地確權、登記、頒證工作提出了明確要求,這是當前農村工作一項現實而緊迫的任務。對農村土地等資源進行確權,是農村土地產權流轉的根本依據,是農村社會穩定的重要基礎,是維護農民利益的基本保障,是農村資源資本化的必經途徑。對農村產權的明晰化、資本化,是發展現代農業,提高農業生產效率的前提,是農村生產要素優化配置和城鄉生產要素自由流動的前提,將進一步破除城鄉二元結構壁壘,推動城鄉一體化進程,根本目的就是富裕農民,發展農業,繁榮農村。
杜宇新說,巴彥縣松花江鄉五一村的產權制度改革,為全市提供了示范,積累了經驗。要對此進行全面深入總結,加以完善,同時,進一步擴大試點范圍,在全市加快推進農村產權制度改革。
調研中,杜宇新還深入巴彥縣通過招商引進的健力精密機械制造有限公司,詳細了解企業的生產經營情況。得知由於企業擁有核心技術,生產的高精度軸承滾子比同類產品價格高出一倍仍供不應求,杜宇新鼓勵企業要根據市場需求不斷調整產品結構,在精密機械制造領域進一步擴大優勢,將企業做強做大。杜宇新還實地查看了松花江鄉農機專業合作社和在建的巴彥鎮污水處理廠、國能生物發電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