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經濟·旅游  >  經濟
搜 索
大慶油田50歲——大慶油田系列報道
2009-07-28 07:23:49 來源:東北網-黑龍江晨報  作者:張博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7月28日訊 今年是大慶油田發現50周年,為了讓更多的人了解大慶、學習大慶,今日起陸續推出精神大慶、貢獻大慶、科技大慶等發揚大慶精神、鐵人精神的系列報道,敬請廣大讀者關注。

  上世紀50年代,有一支隊伍當時在玉門油田打出了『月上五千,年上雙萬』的全國最高紀錄;上世紀60年代初,這支隊伍跋山涉水來到了祖國的東北,參加了大慶石油會戰,以『有條件要上,沒有條件創造條件也要上』的口號和『寧肯少活20年,也要拿下大油田』的誓言激發著一代又一代大慶石油人忘我的建設熱情。這就是『鐵人精神』的發源地——王進喜帶過的1205鑽井隊。

  如今半個世紀過去了,這支隊伍為何依舊斗志昂揚,屢建新功,甚至將戰場轉戰海外?究竟是什麼讓這支鑽井戰線上的老紅旗飄揚不倒?當記者懷揣著疑問與好奇之心踏入1205鑽井隊時,在得到鐵人後代答疑解惑的同時,更被他們對石油事業的赤血忠心所感動。

  7月23日11時,汽車停在了一片由銀灰色活動板房組成、擁有拱形門院子的前面,身著橘紅色工裝的隊員們整齊劃一地列成一排站在門前,他們背後屹立著一座38米高的鑽塔,鑽塔上面醒目的隊牌『鋼鐵1205鑽井隊』莊嚴地標志了他們的身份。

  記者剛下車,一位皮膚黝黑、滿臉淳朴的東北漢子走上前來說:『大家好,歡迎各位來到1205隊視察指導,我叫胡志強,是1205鑽井隊隊長……』隨後,胡隊長就帶領大家首先參觀1205隊的隊史室。

  由兩間活動板房連接成的隊史室面積不過50平方米,可裡面卻匯集著1205鑽井隊50多年來的歷史與輝煌。胡志強,這位1205隊第19任隊長一邊帶領記者參觀,一邊對每幅照片進行講解。

  首先映入大家眼簾的是王進喜的照片,照片上,他穿著棉襖帶著腿傷奮力跳入泥漿池,用身體攪拌泥漿。胡志強走到這幅黑白照片前,正了正身子,提高了聲調自豪地說:『這就是我們的老隊長——王進喜,他不僅是我們石油人學習的榜樣,更是我們大慶人的驕傲。』從胡志強的表情和言語中,大家能夠感受到,不僅是1205隊,就連整個油田都充滿了光榮感和使命感。

  當大家走到一幅1205鑽井隊員在蘇丹的炎炎烈日下作業的照片前時,胡志強指著照片說:『在蘇丹,我們的隊員常常忍受著在50多度的高溫下施工,一天喝十六七瓶礦泉水都不去上廁所,因為水都變成汗排出去了。』這時,胡志強停頓了一下,喉結上下滑動了一下,又抬起頭自豪地說道:『條件雖然艱苦,但大家乾勁不減,加班加點,僅用20天時間就打完了第一口井。』

  1205隊的隊員們始終注重自身綜合素質的提高,將鐵人『練一身硬功夫、真本事』的科學求實精神真正地傳承了下來。2006年初,1205隊為了完成鐵人王進喜將油井打出國門的夙願,隊員們把英語作為學習重點,將英語單詞做成卡片,隨身攜帶,一閑下來就掏出來看看,後來,隊員們僅用半年時間通過了英語900句測試,更有7名管理人員通過了托福考試。

  王進喜當年與所有隊員親如一家人,如今的隊伍建設依然延續著親情管理。在牆上掛著的幾張隊員家庭集體活動的照片前,胡志強告訴記者,隊裡經常在野外施工,隊員們常常很多天都不能回家,為了避免家人的不理解,隊裡經常組織隊員家屬外出聚餐,還組織過集體婚禮。在舉行活動的同時,隊員們在無形之中形成了一種凝聚力。現在,大家都將1205當作一個大家庭,1205的發展就是自己的發展,大家擰成一股繩共同前進。談吐間,胡志強臉上始終洋溢著幸福的笑容,平日裡嚴格要求自己的鋼鐵硬漢,在與家人、隊友團聚時,展現出另一面的風采——鐵骨柔情。

  面對記者提出的各式各樣問題,胡志強和隊友們均斬釘截鐵地予以回答,絲毫沒有半點拖拉和猶豫,這除了與油田人訓練有素、雷厲風行的半軍事化風格有關外,他們心中的自信與魄力更讓人為之佩服。

  采訪臨近結束時,胡志強和隊友們表示,以鐵人為代表的一代又一代的石油人為大慶油田留下了寶貴的物質財富,更留下了鐵人精神、大慶精神。作為鐵人精神的傳人,在這個時期,他們更要發揮鐵人精神,為祖國的石油工業作出更大貢獻。

責任編輯:隋洪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