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社會萬象  >  民生
搜 索
哈爾濱率先構建畜產品安全管理體系 質量全國領先
2009-08-01 09:26:18 來源:東北網-哈爾濱日報  作者:穆 巍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8月1日訊 蘇丹紅、三聚氰胺、瘦肉精……在一系列頗為打擊消費者信心的食品安全事件不斷發生的過程中,哈市畜禽產品合格率自2006年以來始終處於國內領先行列。農業部日前公布的2009年第一次農產品質量安全例行監測結果顯示:哈市畜禽產品質量合格率達100%,與北京、昆明、蘭州、南京、廣州、成都等城市並列第一。

  『放心肉』、『放心奶』的背後,凸顯出哈爾濱市畜牧部門的一系列創新之舉:在國內率先構建畜禽產品安全立體化管理體系,從生產的第一道環節入手,嚴把養殖、生產、流通、檢疫備案的各個關口,為畜禽產品從源頭到餐桌全過程橕起安全傘。

  嚴把源頭關,防止動物『病從口入』

  畜禽產品安全生產隱患主要來自於動物疫病傳播、微生物污染、濫用抗生素、獸藥殘留、化學物質污染和殘留等,畜禽養殖環節是源頭,一旦飼料、獸藥出現問題,就會導致動物『病從口入』。

  近年來,哈爾濱市畜牧部門嚴把源頭關,切實加強投入品環節監管。他們以飼料、獸藥等投入品行政許可和市場准入為切入點,加大對養殖生產源頭飼料、獸藥等投入品的監管力度,重點監督飼料生產、經營企業和獸藥經營戶規范經營,加大對經營不合格的飼料、獸藥的查處力度,以及對在飼料中違法添加非飼料添加劑的企業和相關人員的監管,嚴禁違禁、違規獸藥進入畜牧生產領域。

  特別是今年哈爾濱市開展畜產品質量安全執法年活動以來,畜牧部門對轄區內奶牛飼料生產企業展開了專項監督檢查、產品檢測和飼料行業的全面治理整頓。全市共檢查飼料生產經營企業512家,檢測出瘦肉精呈陽性共48批/次,涉案戶14戶。到目前,全市飼料企業已基本建立了蛋白飼料原料和奶牛飼料批批檢測的常態制度,農業部在哈爾濱市抽取180批奶樣的檢測結果100%合格。

  嚴格生產關,全面推行標准化生產

  在畜牧生產過程中,哈爾濱市禁止直接使用獸藥原料藥,禁止在飼料和飲水中添加違禁藥物,嚴格執行食用動物的休藥期規定,執行切實可行的防疫防病程序,全面推行標准化生產。

  畜牧部門對全市生產企業的生產狀況進行不定期監管,並制定了獸藥生產企業質量責任制度。同時嚴厲打擊違法生產經營使用行為,對違法生產經營的企業和使用單位進行嚴厲處罰。今年以來,共查處違法案件15件,沒收假劣獸藥30餘噸,對8區及雙城市、賓縣的禽、豬、牛尿及產品抽查2600個樣品,檢驗合格率達100%。

  為提高養殖管理水平,哈爾濱市還實施了畜牧業科技培訓示范工程,圍繞良法、良料、先進設施、防疫滅病和科學管理規程,大力開展『科技入戶』活動,普及推廣現代養殖管理技術,建設一批示范點、示范戶、示范區,按照標准化管理要求,培育了一批標准化畜禽養殖小區和規模養殖場。

  監管流通關,加速產地檢測檢疫進程

  為確保消費者吃上放心肉,近年來哈爾濱市畜牧部門加大了對屠宰監督檢疫和農貿市場、牲畜交易市場、畜產品批發市場、收奶站點的監管力度,對進入哈爾濱市或從哈爾濱市外運的畜產品必須進行產地檢測檢疫,無檢測檢疫證明的禁止進出哈爾濱市。同時嚴格核對檢測檢疫標識,對於偽造檢測檢疫標識的行為予以嚴懲。

  哈爾濱市還不斷加速產地檢疫的實施進程和規范化管理,采取綜合防控措施,目前全市產地檢疫覆蓋面已達90%以上。同時建立了各級檢疫機構和檢疫網絡,各區、縣(市)動物檢疫站加強對派駐在定點屠宰場(點)動物檢疫員的管理,對屠宰動物進行同步全項檢疫,嚴格遵守屠宰時間,做到了有宰必檢、隨宰隨檢;對經檢疫不合格的動物產品嚴格執行相關規定,檢疫員必須實施現場監督,留存必要的材料,做好登記備案;加強對證章標志訂購、發放、使用和檢疫證明填寫、各類屠宰檢疫記錄規范使用等情況的監督檢查,對違規者一經發現嚴肅處理。

  落實備案關,形成完整的可追溯體系

  畜禽產品進入流通市場後,還有檢測監督備案關和產品銷售追溯兩道關口確保安全。哈爾濱市規定,對於進入哈爾濱市或外運的畜產品實行備案管理,根據檢測監督備案信息對產地隨機抽查,已備案的單位和個人定期上報生產、銷售信息。經大力整頓,目前哈爾濱市飼料(含動物源性和單一飼料)及飼料添加劑生產企業持證(換證)率100%,各類獲證企業年度備案率和審查率達100%,經營使用環節檢查率100%,飼料添加劑和添加劑預混合飼料產品批准文號申報率100%,並杜絕了套用、共用和偽造批准文號現象。

  哈爾濱市還規定對畜禽產品的生產、加工、銷售各個環節必須保證完整的可追溯鏈,企業所有的生產、加工、銷售資料必須保存兩年,形成了從源頭到餐桌的可追溯體系。

責任編輯:侯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