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社會萬象  >  民生
搜 索
哈爾濱中央大街每日迎游客30萬人 紮啤一天賣7000杯
2009-08-05 16:35:28 來源:生活報  作者:儲繼華 徐日明 荊天旭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外國客人游中央大街

  中央大街夜景

  黑龍江新聞網訊 據生活報報道,4日晚,哈爾濱中央大街涼風習習,杭州小伙子陳瑞第一次走在這條百年老街上,熙熙攘攘的人群中隱約傳來悠揚的小提琴聲,循聲望去,青藤掩映的淡黃色小樓的陽臺上,一位俄羅斯女孩倚窗而立,《卡秋莎》的旋律從青藤葉間飄來……

  據統計,今年中央大街游人倍增,目前日游人達30餘萬,粗略估計,比去年增加三成,比前年增加了50%,在今年增加的游客中,冰城市民佔有相當比重。游人劇增帶動商業發展,以店面為單位統計,今年旅游紀念品銷售額普增5%以上,其中最高銷售額度增長20%。百年老街成為黑龍江打造酷省游的標簽。

  談到中央大街吸引游客的最大亮點,中央大街管理處負責人表示,今年6月份,中央大街被評為全國首批十條歷史文化名街,幾年來,中央大街下大力氣打造歐洲文化藝術氛圍,其獨有的歐陸風情最能吸引游客。


 

  紮啤一天賣7000杯

  啤酒、面包、冰棍,猶如中央大街的『吉祥三寶』,今年隨著游客的增多也銷量大增。紮啤每天能賣出去7000多杯,馬迭爾冰棍每天能賣出一萬根。

  手舉大紮啤,就著紅腸跟同來的客人聊侃,游客擺出幾分『東北爺們兒』的樣兒,這是中央大街啤酒廣場上最常見的一幕。

  據了解,中央大街三個啤酒廣場每天能賣出7000多杯啤酒,而幾年前,中央大街上只有一個啤酒廣場。在啤酒廣場的消費者中哈市市民也佔有一定比重,因為去中央大街喝啤酒已經成為冰城市民休閑方式。

  哈啤啤酒廣場的服務人員說,紮啤分為15元錢和3元錢大小兩種杯子,很多外地客人都點15元一杯的大杯裝啤酒。游客說,要的就是那種大杯喝酒的感覺。

  記者采訪時遇到華梅西餐廳門口排隊買塞克(一種俄式面包)的人們。由於中央大街游客增多,每天塞克的銷量比原來增加幾百個。日本游客村山在隊伍中排了半個多小時,他說,他父親小時候在哈爾濱長大,每次有親朋來哈爾濱父親都讓人捎塞克回去,父親吃塞克時就會說起中央大街。

  叫賣也講文化情調

  模特穿著華美的裘皮大衣優雅地走在櫥窗裡;店鋪前響起旋律優美的鋼琴合奏曲……中央大街共有140餘家商鋪,每天都有很多商業活動,如何讓商業行為變得更具文化品位,這是中央大街管理部門一直在努力做的事情。

  據中央大街管理人員介紹,為了保護中央大街的文化特色,他們制定了一系列管理辦法,大街上沒有一塊商業廣告牌;一些商家展示按照歐式風格制成獨具特色的展板擺放在街上;就連商家開業用的飄空球底座都雕著中央大街景色……除了這些,中央大街商會每年都要組織幾次針對商家服務人員的國際禮儀培訓,用管理者的話說,在中央大街上,就連冰棍的叫賣也要有幾分文化情調。

  藝術流淌到每個角落

  今年起,中央大街開始打造『音樂之街』,整個街區共設有5處固定的演出舞臺,西洋樂、鍵盤樂、搖滾樂、民樂,不一而足。每晚從17時開始,各舞臺都有演出,有專業樂隊,也有群眾舞臺。設在馬迭爾賓館二樓的陽臺是最有特色的舞臺——這種演繹形式叫陽臺音樂,每晚都有樂手演奏各種樂器,偶爾還會有俄羅斯樂手,那種打破舞臺的隨意和自然就像在聆聽鄰居的演奏。

  街頭畫師、老街樂隊、行為藝術表演……這兩年中央大街的街頭藝術形式越來越豐富。中央大街管理人員表示,這些街頭藝術形式有管理處組織的,也有自發形成的,街頭藝術形式增多,成為中央大街一大旅游看點。

  街頭畫師馬老師說,在中央大街乾了十幾年畫師,多次接待外地回頭客,一個寧波小女孩5歲來哈爾濱時他給畫的像,今年小女孩11歲,又來哈爾濱了,小女孩的父母在畫師中認出他,讓他又畫了一張。

  據中央大街管理人員介紹,這兩年街頭藝術形式增多,也吸引了市民積極參與進來,因為很多藝術形式都有互動的環節。

[1]  [2]  下一頁  尾頁

責任編輯:於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