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8月6日訊 『只要一個電話,熱氣騰騰的饅頭就能給送到家!』昨天中午,家住香坊區絕緣廠519號家屬樓的廉維喜大爺指著擺在桌上的饅頭說。今年75歲的廉維喜大爺癱瘓多年,72歲的老伴馮桂蘭大娘雙眼幾近失明,老兩口由於行動不便,家中日常主食基本全靠在附近的政府早餐工程便民面食店訂購。
廉維喜老人告訴記者:『夏天我一次不敢要太多,有時候一天讓他們送兩趟,他們二話不說就給送來。』面食店沒開進小區時,廉大爺常常要求鄰居幫忙給捎回幾個饅頭或豆包。廉大爺每日訂購主食的面食店是位於香坊區規劃街7號的鑫欣面食店,地處幾個小區的交會處,服務覆蓋面達千餘戶居民。女老板王英和丈夫都是下崗職工,靠政府扶持,兩人將最初20餘平方米的面食店經營到了300餘平方米,去年正式成為全市67個『政府早餐工程便民面食店』之一。
王英告訴記者,小店每天的固定送餐戶有十餘家,需要送餐的以老年人家庭居多。面食店開在小區裡,就像是小區居民的食堂。面食店一天能賣出近萬個饅頭,算上其他品種面食,用面要十餘袋。
從2007年以來,全市開始大力推進早餐工程便民面食店,先後在道裡、南崗、道外、香坊、平房認定了67家便民面食店,並加掛市政府早餐工程牌匾,這些放心早餐面食店每天服務千家萬戶。從今年開始,哈爾濱市還將依托餐飲行業龍頭企業,大力推進主食加工配送中心工作,力爭到2013年讓全市每個居民社區都能有1至2個便民餐飲網點,逐步實現家庭餐飲社區化。
責任編輯:強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