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經濟·旅游  >  經濟
搜 索
哈爾濱不斷優化經濟結構 產業調整增強工業發展後勁
2009-08-06 10:40:14 來源:東北網-哈爾濱日報  作者:王方遒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8月6日訊 保工業就是保增長、保民生、保穩定。以工業經濟為發展基石的哈爾濱在金融危機挑戰面前,不斷優化產業結構,以多點支橕、輪替拉動的格局提高工業的抗風險能力,築高工業經濟發展基礎。上半年,全市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完成工業增加值250.8億元,同比增長10.1%,高於全國平均水平3個百分點,企穩回昇態勢明顯。

  貸款風險備付金為132戶企業擔保

  面對國際金融危機,哈爾濱市不斷創新工業發展模式,發掘政策措施『組合拳』的集成效應:領導包項目、包企業,千名機關乾部下基層保增長,開展工業戰線『百日攻堅戰』,出臺工業保增長促發展的34條實施意見。

  在這一過程中,哈爾濱市將產業結構調整作為工業『保增長、促發展』的重要措施,首先在資金方面大力扶持,市政府多項專項資金向工業傾斜,集中支持生物、電子信息、新材料等8個產業集群和電站、汽車等8條產業鏈發展。市新型工業化發展資金重點向保增長促發展傾斜,對提速增效工業企業流動資金貸款給予適當貸款貼息。

  今年以來,哈爾濱市實施了對列入國家老工業基地、高技術產業化和重大開發項目,分別給予50萬元、100萬元和200萬元的資金補助等政策;設立了工業企業貸款風險備付金,市財政拿出2500萬元,通過金融機構放大10倍為企業提供貸款擔保,目前已為132戶企業提供了近8億元的貸款額度。

  『4個8』增強發展後勁

  哈爾濱市因地制宜,將產業結構調整與省市中心工作有機結合。今年圍繞『八大經濟區』和『龍頭五區』建設,對產業發展模式進行了系統梳理,確定了哈爾濱工業產業布局調整方向,並對市級以上工業園區逐個進行了產業功能定位,制定了《建設全省新型工業化示范區行動方案》。

  為使產業結構調整真正成為優化工業經濟的『助推器』,哈爾濱市『疏堵並濟』,一方面以產業鏈為紐帶,以產業基地為載體,加快產業集聚:重點做強裝備制造、食品、醫藥、化工、電子信息、新材料、新能源裝備、生物等8個產業;重點發展乳制品和飲料制造、農副產品加工、醫藥、建築材料及木材加工家具制造、電子信息制造、新材料、生物、基礎功能部件等8個產業集群;重點打造電站設備制造、風電裝備、輸變電、汽車制造、飛機制造、農機裝備制造、專用設備制造、精細化工等8條產業鏈;重點建設城區南部、『動力之鄉』、呼蘭、松北、城區東部、城區西部、城區中部、阿城等8個工業集中區。

  另一方面,哈爾濱市加大產業布局調控力度,限制國家產業政策明令禁止的產業、產業同構突出的園區發展和不符合工業園區產業功能定位的企業進入園區。對現有限制和禁止的產業逐步減少比重,在資金、政策等方面不予扶持,從根本上予以限制。

  這些舉措大幅度提昇了哈爾濱市工業的質量,增強了發展後勁。

  四大優勢產業產值同比增12.2%

  今年,哈爾濱市結合『項目建設年』,從產業鏈項目培育入手,從區域帶動、行業帶動切入,大力推進以優化昇級為主線的產業結構調整。

  新開工建設的一汽輕型車廠搬遷改造項目,將在兩年內完成項目搬遷建設,屆時可達到年產8萬輛輕卡、兩萬輛皮卡的生產規模。哈爾濱建成北方專用汽車有限公司專用汽車搬遷改造項目,建成達產後可實現各類專用汽車年產2500輛的能力,成為我國北方最大的專用汽車研制生產企業。

  今年奠基的哈飛復合材料制造中心項目,為空客350飛機項目、空客現有和未來飛機項目的研制及生產配套供應復合材料零部件。英聯(哈爾濱)食品添加劑有限公司在阿城區新建大型乾酵母和酵母浸膏項目,生產規模為年產9000噸乾酵母、5000噸酵母浸膏,產品主要銷往歐洲。目前項目土建已完工80%。

  隨著這些項目的建設,哈爾濱市優勢產業呈現更強的發展走勢。今年上半年四大優勢產業產值同比增長12.2%,成為拉動全市工業經濟企穩回昇的重要力量。

責任編輯:強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