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巨龍抓寶

靠山石

飛來石。
東北網8月6日訊 國內地質專家近日認定,橫頭山原始森林內奇特的地貌景觀以及千姿百態的擬態石、象形石為1.5億年前地質遺跡,該遺跡集中體現了地質變化中侵入岩、火山岩所呈現的各種地貌特點,保存完好,典型、稀有、罕見,為地學界解開『1.6億年前燕山運動發生了什麼』這一謎團提供了重要的原始資料,具有重大地學研究和科普價值。
據了解,燕山運動造就了中國現今的構造地貌格局,中生代晚期以後的面貌基本上都是由燕山運動決定的,是全球構造演化的重大事件。專家確認,橫頭山原始森林內地質遺跡為燕山期火山噴出岩所構成,形成時代為中生代侏羅紀晚期,距今1.5億年左右,面積達70平方公裡,保存系統完整。在經歷了一系列地殼內動力作用後,形成現在山峰、石柱、砬子、陡壁等豐富的地質遺跡,對研究、探討燕山期的火山噴出岩活動的運動動力來源具有重要意義。
專家現場勘查後表示,多次的岩漿侵入和噴發活動,使溶蝕、風化、剝蝕、崩塌、凍融、冰川等一系列地質變遷在橫頭山原始森林內的奇石異洞中得到充分體現,具體包括石淙聞鼓、棧道懸壁、天柱鎖情、拔地擎天、峰脊探險、虛洞會仙、甘泉龍涎、峽谷寓言等八大地質奇觀,還有數十個地質遺跡。據了解,橫頭山國家森林公園已組織申報國家級地質公園。
蛙鳴溪:長約2000米,溪水有時匯聚成潭,常有冷水魚和林蛙出沒。夏日,每當夜幕降臨,這裡蛙聲便響成一片。
神龜望月:山坡上一塊岩石由於風化剝蝕作用,形成象形石,酷似一小龜抬頭向上似望月,長約1米,高和寬約0.5米。
九龍岩:主峰由九座小山峰呈星散分布,岩壁縱向柱狀節理發育,由於風化剝蝕作用,重力作用,造成寬窄不等的縫隙而呈現的九峰並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