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8月6日訊 在學習實踐活動中,佳木斯大學創新活動載體,突出實踐特特色,通過開展六項活動,凝聚全校上下的智慧和力量,努力提昇科學發展的能力和水平。
1、開展『課堂教學年』活動,提高教學質量。制定了《佳木斯大學課堂教學評估辦法》,建立了校、院、系三級領導管理體制及聽課評課制度,建立健全校、院兩級督導隊伍,發揮督導作用,深入開展領導、督導、教師和學生評教工作。各教學單位切實加大教學改革力度,科學合理設置專業課程和安排教學計劃,加強了對教研室主任的培訓,不斷深化教研室活動主題,規范活動內容,建立了輔導員、班主任、任課教師、班委會『四位一體』的檢查監督機制,有力促進了教學水平的提昇。
2、開展『學科建設年』活動,提昇辦學檔次。整合和優化學科資源,組建『六個中心』,重點建設省重點實驗室、工程研發中心、研究生創新示范基地,打造高水平科研平臺。加強『雙十學科』建設,重點建設康復醫學與理療學、材料科學與工程、農業工程、藥學和口腔醫學等優勢特色學科。實施『創新團隊建設計劃』,依托博士授權及支橕學科、省高校重點實驗室,組建跨學科、跨學院的科研團隊,切實提高辦學質量和檔次。學校現有國家級特色專業1個,省級重點學科9個,省級重點專業8個,省級重點實驗室3個,省級示范性實驗中心3個,省級精品課程6門,國家高職高專教學示范試點專業1個。2009年,學校獲省教學成果一等獎1項,二等獎8項。
3、開展『五個一』活動,激發教師熱情。在廣大教師隊伍中開展了爭取一項課題、發表一篇論文、出版一部著作、申報一項成果、講好一門課的『五個一』活動,激發教師從事科研工作的積極性和創造性。發揮科技創新團隊作用,積極爭取國家級科研課題,鼓勵教師積極爭取橫向科研課題,與企業聯合開展技術攻關,提昇科技創新能力。目前,學校承擔了國家『973計劃』項目、『863計劃』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項目等多項課題。多項科研成果受到各級獎勵,『鉻系耐磨鑄鐵』獲國家科技進步三等獎, 『鑲鑄截齒』獲國家高新技術產品認定證書,乳腺康口服液、胰腺康口服液等20多項研究技術已實現成果轉化。
4、開展『五比四進』活動,強化學生管理。『五比』,即比學習、比守紀、比文明、比衛生、比安全。在學生中形成了濃厚的『比』的氛圍。通過開展『五比』活動,學生的道德水准、學習熱情、安全守紀意識、衛生狀況、文化品位明顯提高,外語四、六級通過率、計算機過級率、考研率逐年攀昇。『四進』,即校院領導進寢室、輔導員進寢室、思想教育活動進寢室、黨團員先鋒模范作用進寢室。校、院、系三級主要領導和職能部門同志,以及輔導員、班主任都堅持經常深入學生班級、學生寢室了解學生的思想傾向,幫助學生解決實際困難,做耐心細致的學生思想工作,努力把學生管理教育工作落到實處。
5、開展『三服務』活動,轉變機關作風。在機關乾部中深入開展為教學科研服務、為教師服務、為學生服務的『三服務』活動。設立二十四小時熱線服務電話,由副處級以上乾部輪流值班,及時解決教學單位、教師、學生提出的問題。定期組織學院領導、教師、學生代表對機關『三服務』情況進行測評,並作為評價機關各部門工作的重要依據。實行督辦檢查制度,學校辦公室把每個月學校重點工作任務進行分解,下達到有關部門,並對任務完成情況進行督辦檢查。圍繞開展『講黨性、樹新風、優環境、促發展』為主題的作風建設活動,在機關乾部中開展加強作風建設承諾制活動,機關各部門認真制定並兌現服務承諾,主動服務、熱情服務、上門服務,成為機關工作的亮點。
6、開展『五爭當』活動,發揮黨員作用。在全校黨員中開展了爭當教學能手、爭當科研骨乾、爭當育人標兵、爭當服務表率、爭當學習模范的『五爭當』活動。教師黨員自覺端正教學態度,苦練教學基本功,嚴謹治學,教書育人,積極投身科研工作,爭當教學能手和科研骨乾。機關部門黨員不斷強化服務意識,改進工作作風,切實提高服務質量和水平,爭當服務表率。後勤部門黨員切實把學生的實際利益和需求放在心上,努力做好學生的學習和生活保障工作,爭當育人標兵。學生黨員堅持帶頭樹立遠大理想,帶頭端正學習態度,紮實勤奮,刻苦鑽研,爭當學習模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