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8月6日訊 嫩江縣大豆行業協會在第三批學習實踐活動試點工作中,注重突出實踐特色,創新實踐載體,依托自身實際,立足行業特點,積極探索實踐『四個三』(『三走三訪三知三幫』)特色載體,推動學習實踐活動深入開展。
一、走出去,訪市場,知行情,幫經營。主動與外地客商進行溝通聯系,派出會員遠赴山東、河北、遼寧、浙江等地參加各種推介會30餘場(次)。積極走訪外埠農副產品市場和大豆加工企業,先後參加哈爾濱大豆網組織的糧油市場分析會、北京中糧公司大豆行情發布會,走訪大連大豆交易所及周邊市場,進行實地考察12次,准確掌握外地大豆市場行情和市場動態。建立網絡信息交換平臺,搜集整理國內外有關大豆加工生產、市場流通、經營管理等方面的資料和信息,及時了解和掌握外埠市場行情變化,分析國內外大豆行情走勢和利潤空間,總結和交流大豆企業生產、經營和管理方面的先進經驗,指導幫助企業和會員改善經營管理,做好大豆收購、加工、銷售等方面決策,全縣從事大豆加工、糧油生產的60多家企業依據大豆行業協會提供的市場信息,及時調整生產政策、生產計劃、生產規模、營銷策略,有效應對金融危機帶來的影響,企業增收達500多萬元。大豆行業協會積極與縣工商局、郵政銀行溝通協調,幫助會員辦理貸款400餘萬元,解決經營資金短缺難題。
二、走上去,訪政府,知政策,幫參謀。多次走訪縣委、縣政府和省、市、縣三級涉農部門,全面了解大豆種植政策及規劃。利用會員直接參與大豆種植、大豆經銷的優勢,結合學習實踐活動,通過召開座談會、走訪農村經濟人等多種形式,積極開展『三問』(問計、問策、問需)活動,認真聽取和征集會員對發展大豆生產、市場營銷等方面的意見和建議,分析和查擺當前嫩江縣農民銷售大豆存在的難題以及農村大豆種植方面急需解決的問題,結合掌握的市場前景,協助政府主管部門調查大豆行業的基本情況,研究大豆行業發展趨勢。對農業種植業結構調整、大豆經濟政策和行業發展規劃等方面提出建議40餘條;積極配合農業系統研究制定農業農村工作五年規劃,幫助制定了現代化農業建設、加快土地流轉、促進土地規模經營、加大農村勞動力轉移等方面的政策;針對金融危機對大豆市場的影響,積極向政府建言獻策,及時調整農副產品稅額核定征收相關政策,保證了大豆市場順暢流通以及廣大會員和農民的經濟利益,促進了嫩江縣大豆行業的全面、協調和可持續發展;積極參與政府發展農村勞務經濟,為農民提供轉移就業信息,引導和促進農村富餘勞動力向協會有序轉移,吸納、組織縣城周邊村屯100餘名農民勞動力參與大豆收購、營銷和運輸等工作,進一步拓寬了農民增收渠道。
三、走下去,訪農戶,知產量,幫銷售。充分發揮行業協會會員大多數是鄉(鎮)經濟頭腦比較活躍的農民、個體糧食加工經營戶和原國有糧食企業下崗職工的優勢,走訪當地農戶百姓,了解農民大豆種植的產量、規模、品質等情況,組織開展各種經紀活動,積極宣傳大豆行情走勢等方面信息,轉變農民盲目銷售、等價銷售等思想觀念,引導幫助農民適時銷售,避免了大豆增產減收。積極與運輸戶協調溝通,建立運輸戶與農戶的『1+1』運輸模式近50個,搭建生產者、收購者、經營者和加工者的橋梁和紐帶,形成了產、供、銷、運一條龍的營銷模式,保證農民大豆銷售的及時性和經濟效益。以市場需求為導向,積極為種糧大戶等農戶提供農業生產技術服務,引導農民選用優良品種、實行科學種植,大力發展無公害、綠色、有機大豆生產。目前,大豆行業協會已向農民提供市場信息60餘條,幫助農民銷售大豆20餘萬噸、小麥和雜糧10餘萬噸,經營資金達6億多元,積極幫助農民解決大豆銷售難題,有效促進了農民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