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8月6日訊 鶴崗市向陽區在開展學習實踐活動中,堅持邊學邊改,邊查邊改,特別是進入分析檢查階段以來,將『解難題、辦實事、求實效』作為工作重點,著力在解決群眾關注的熱點難點問題上下功夫,積極實施『四民』工程,完善就業和社會保障體系,統籌各項社會事業協調發展,努力以親民愛民為民的實際行動取信於民,切實做到發展成果由人民群眾共享。
一、實施『富民』工程,讓群眾有業可就
積極開展百日就業援助系列活動,廣泛采集市內外各類崗位需求信息,搭建就業服務平臺,建立信息互通渠道,讓群眾有業可就。一是實行『一對一』重點幫扶助就業。組織基層勞動保障人員和社區工作人員,建立『零就業家庭、特困人員、大齡失業人員』動態管理臺賬,有針對性地對這些人員實行『一對一』重點幫扶和跟蹤服務,落實幫扶責任,送信息、崗位、政策上門,積極援助就業。二是落實各項優惠政策促就業。今年前4個月,共完成6602本《再就業優惠證》的年檢工作,新辦712本;小額擔保貸款申請審批51人,靈活就業社保補貼做到嚴格審批,合理發放,截止目前,共發放4928人;認真做好技能培訓工作,提高勞動者就業能力,上半年共舉辦各類培訓班4期,培訓人員458人次。三是積極挖掘企業用工潛力擴就業。通過深入走訪,多方聯系,挖掘出一批有潛力的就業崗位,重點幫助大中專畢業生、復員轉業軍人實現穩定就業,已聯系黑龍江省人和米業有限公司生物發電廠招聘45名操作工,現已全部到崗接受培訓。到目前為止,僅通過開展百日就業援助活動,全區就幫助322名有就業需求的人員實現了就業和再就業。
二、實施『利民』工程,讓群眾居有所安
一是對受災群眾實施有效救助。為有效防控向陽區特殊居民群體一氧超標問題,區委區政府組織成立了多個工作組,認真做好一氧監測、救護、網報等項工作,每月為紅軍辦事處51委168戶一氧含量超標的居民發放租房和生活補助費,並及時提高了受災困難低保對象的低保標准。二是認真落實廉租房補貼制度。投入46.2萬元,為963戶低保對象落實了廉租房補貼,為14戶無住房低保對象解決了廉租住房,初步解決了特困群眾的住房問題。三是切實加強民辦養老機構管理。向陽區養老機構比較集中,現有民辦養老機構30戶,床位774張,居住人數644名,相關部門采取定期和不定期相結合的形式,對民辦養老機構進行明查暗訪,不合格的堅決清理整頓,確保經營者守法經營,完善服務設施,改善居住條件,使老年人的合法權益得到有效保障。
三、實施『康民』工程,讓群眾醫有所保
一是切實解決低保對象就醫難題。認真落實大病救助政策,積極向市財政爭取大病補助專項資金23.8萬元,並發放到低保戶手中。同時,將全區低保對象全部納入醫療保險,切實解決了低保對象就醫難的實際問題。二是積極做好城鎮居民醫療保險工作。按照參保標准,對轄區內城鎮居民居住情況、家庭收入和身體健康狀況等進行詳細調查和科學測算,根據實際情況,制定了《向陽區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實施方案》,克服經費不足,居民分散,參保管理難度大等不利因素,加大工作力度,全力抓好落實。截止目前,共完成14297人的城鎮居民醫保任務,超額完成了上級下達的全年工作目標。三是認真開展衛生執法專項檢查活動。通過集中整治,取締了4家無照行醫網點,處理了2起醫療糾紛,淨化了醫療服務市場;開展食品衛生專項治理,有效地降低了食源性疾病的發病率,為轄區群眾創造了良好的衛生醫療及食品安全環境。
四、實施『惠民』工程,讓群眾貧有所濟
一是認真實行低保動態管理。對普查中發現的低保額度低、保障人數少、家庭有疾患以及新申報的困難家庭等情況,及時給予提高標准和新納入低保,到目前,全區已有3804戶、8635人納入到最低生活保障,全面實現了應保盡保,有效解決了轄區貧困居民的基本生活問題。二是切實提高困難群眾的生活水平。針對生活比較困難,但又不夠納入最低生活保障標准的部分群眾,按照省、市《關於城鄉困難群眾因物價上漲發放生活補貼的工作方案》的通知精神,認真進行調查統計,積極向上協調爭取,共對4448戶困難居民家庭發放生活補貼40餘萬元,有效提高了困難群眾的生活水平。三是積極落實各項優撫政策。對轄區的68名傷殘軍人和軍烈屬,及時落實新的傷殘金標准並保證及時足額發放,對在鄉優撫對象及『三屬』落實了雙重保障政策,並兌現了醫療和糧油補貼;為解決殘疾人輔助用品困難,經過積極協調,上半年共為殘疾人解決輪椅11個、盲杖14個、拐杖15副,在社區為殘疾人建立了2個康復訓練中心,為殘疾人的生活提供了方便;認真落實孤老孤兒供養政策,通過積極溝通爭取,今年共為9名孤老孤兒和精神病患者辦理了入院轉院手續,從根本上解決了他們的供養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