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8月6日訊 七臺河市作為國家循環經濟試點市、國家資源枯竭城市經濟轉型試點市,把抓好『兩個試點』作為推動學習實踐活動、落實省委『八大經濟區』規劃的重要載體,實現了抓試點、帶活動、促落實的良性互動。
一、緊緊抓住國家循環經濟試點和全省東部煤電化基地建設的戰略機遇,全面推進煤炭循環經濟提檔昇級
作為全省東部煤電化基地的中心城市之一,七臺河市把發展循環經濟作為資源型城市科學發展的首選道路,切實擺上戰略地位,按照原煤——洗煤——焦炭——煤化工、原煤——電力——煤建材等循環方向,全力推進煤炭循環產業鏈條不斷延伸。
一是穩定原煤生產。對有限的煤炭資源實行計劃性和保護性開采。原煤年生產能力穩定在2000萬噸左右,入洗能力2500萬噸,本市可洗原煤全部入洗。2008年還加工周邊市縣原煤370萬噸、精煤90萬噸。
二是大力發展『煤轉焦』。相繼建成了龍洋焦電96萬噸、億達信80萬噸、寶泰隆60萬噸等12個規模較大的焦炭企業,目前還有2個在建的100萬噸焦爐,2個謀劃的100萬噸焦爐,總產能將突破800萬噸,佔全省三分之二以上,成為名副其實的『東北焦化之都』。
三是積極發展『煤轉電』。建成低熱值燃料發電項目5個,總裝機容量207萬千瓦;焦爐煤氣發電項目4個,裝機容量6萬千瓦,既增加了電力產值,又解決了焦爐煤氣『點天燈』造成的資源浪費和污染環境等問題。全市目前發電總裝機容量達到213萬千瓦。今年還將開工一個30萬千瓦煤矸石發電項目和一個風力發電項目。
四是傾斜發展煤化工。充分利用焦爐煤氣、煤焦油、粗苯等焦炭副產品,大力發展精細化工產業。目前已形成焦爐煤氣制甲醇能力10萬噸、煤焦油加工能力15萬噸,苯加氫能力10萬噸、煤氣制氮肥能力16萬噸, 2個8萬噸甲醇項目、1個20萬噸甲醇項目、1個20萬噸煤焦油加氫項目正在建設之中。
五是優先發展煤建材。大力發展以煤矸石、粉煤灰為主要原料的新型建材產業,已形成2億塊煤矸石空心磚、24萬立方米粉煤灰砌塊、30萬噸粉煤灰水泥的生產能力。通過發展煤炭循環經濟,不僅使噸煤產值提高了5倍多,還極大地節約了資源,改善了生態環境,提高了科學發展水平,收到了一舉多得的效果。
二、緊緊抓住資源枯竭城市經濟轉型試點的戰略機遇,全力推進非煤接續產業加快發展
充分利用與牡丹江接壤,距綏芬河口岸不到半天車程,又有雙葉家具公司等優勢企業,以及距興凱湖不到1小時車程,是哈爾濱方向去興凱湖的最佳路線等有利條件,積極主動融入對俄貿易加工區、北國風光特色旅游開發區,並以此為新動力,強力推進接續產業加快發展。
一是全力實施以做強做大木制品產業為重點的『一號工程』。該市木制品企業已達82戶,形成了以雙葉家具公司為龍頭的產業集群,雙葉家具公司去年銷售收入達到3.4億元,納稅3650萬元,雙葉家具被評為中國名牌產品,獲得中國馳名商標。成功舉辦了首屆家具節,俄、日、韓代表團和國內十幾個省市區166戶企業參展,簽約額6.6億元,擴大了木制品的影響力和市場份額。制定實施了《木制品產業發展規劃》,把國家支持城市經濟轉型的每年8300萬元資金,優先用於扶持木制品產業,力爭五年內將其培植成為新的支柱產業。
二是積極推進機械制造、食品加工、新型建材和制藥產業做強做大。形成了以勃農公司、坤城礦山機械公司等為龍頭的機械制造產業集群,以大森林集團等為龍頭的食品加工產業集群,以北方建材公司等為龍頭的新型建材產業集群,以七臺河制藥廠等為龍頭的制藥產業集群。
三是加快園區建設為接續產業發展搭建平臺。建設了以勃利縣和茄子河區為重點的農副產品加工園區,以雙葉家具公司為重點的木制品產業園區,以金河工業集中區為重點的高新技術產業園區。特別是從2008年開始,集全市之力建設金河工業集中區,不到2年時間,就投入資金2.6億元,完成了水、電、路、排水等七通一平,收儲土地260公傾,建成標准化創業廠房2.7萬平方米,盛昌蔬菜等一批非煤項目已經陸續入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