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黑龍江綜合
搜 索
各地各單位全面推動學習實踐活動深入開展(六)
2009-08-06 15:29:01 來源:東北網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8月6日訊 富錦市在學習實踐活動中堅持四法並舉,進一步促進全市黨員乾部轉變工作作風,效果明顯。一是基層工作法,解決『腿懶』問題。推行了『問題在基層發現,工作在基層實乾,能力在基層培養,矛盾在基層解決』的基層工作法,把黨員乾部從辦公室和文山會海中解脫出來,圍繞市委提出開展的以『為建縣百年獻禮』為主題的走進群眾活動,深入開展了『大走訪』活動,全市黨員乾部抓住群眾關心和社會關注的熱點問題,結合全市實施民生和『為建縣百年獻禮』的『雙十工程』深入基層一線調查研究,通過進村入戶走訪,聽民聲,察民情,解民懮。目前,市領導親自帶隊深入聯系點40多次,全市黨員領導乾部走訪群眾2900餘人次,解決群眾關心的民生問題313件,幫助落實項目89個。二是限時辦結法,解決『手慢』問題。完善了崗位責任制,首問負責制,辦事流程公開制,對涉及群眾利益的各項服務限時辦結。學習實踐活動以來,全市各單位規范辦事程序、簡化辦事環節,提高了辦事效率。對活動中梳理出的制約經濟發展環境、生態建設、改善民生等五個方面突出問題,具備整改條件的,及時整改,對通過努力能夠解決的,限期整改,明確整改落實的目標、具體措施和時限要求,並建立銷賬制度。目前已整改完成121個,其他問題正在整改。三是強力推進法,解決『腦惰』問題。針對個別黨員乾部進取意識不強,存在『不求有功但求無過』心理,積極推行強力推進法,督促引導黨員乾部想事乾事乾成事。對全市重點工作和年初市委確定的『雙十工程』,成立了推進指揮部,由市級領導擔任各推進指揮部的總指揮,把每一項具體工作指標和工作任務進行細化、量化,分解到各單位各部門,層層落實到每位領導乾部和一般工作人員,明確工作標准、時限和責任,形成人人有任務、人人有責任、人人有壓力的工作格局。健全督查機制,采取領導帶頭督查、定期督查報告等方式,切實推動各項決策的貫徹落實。截止目前,群眾關心的廉租房、婦嬰醫院、中心醫院、雙語學校、中心幼兒園、中心廣場建設等民生和獻禮實事項目已全部開工建設。四是懲治警示法,解決『欲脹』問題。把學習實踐活動與加強監督檢查工作結合起來,圍繞全市重點工作和重大項目堅持『六查』即:查開工,通政令;查投向,倡務實;查程序,重法律;查內容,嚴把關;查資金,促廉政;查管理,講服務。同時開展了一系列主題教育活動,采取播放電教片,社會熱點案例剖析等方式,積極引導黨員乾部規范權力運行,實行問責制、承諾制、預警制。通過教育引導、規范行為、查處整治等措施對態度不端正、行動不及時、不務實等問題進行認真糾正和整改,極好地維護了黨的政治紀律,確保了政令暢通和各項工作的有序推進。

  蘿北縣組織各參學單位深入紮實開展『千名乾部下基層,排懮解難促發展』活動,以為基層、為群眾辦實事、做好事、解難題的實際行動檢驗和體現活動成效。各級黨員乾部帶頭大下基層,通過下訪農村、社區貧困居民,共同研究制定扶貧脫困辦法,采取送信息、送科技、送慰問和就業援助等方式,紮實幫助解決群眾生產生活中的各種實際困難。活動開展以來,全縣黨員乾部已為群眾辦實事、好事1400餘件。特別是面對今年發生的嚴重春旱,各單位各部門把抗旱保苗作為當前壓倒一切的政治任務和中心工作,切實改進工作作風,通過組織開展獻愛心等活動,紮實做好包村幫扶工作。目前,縣財政已投入資金633.5萬元,全縣各單位各部門已累計捐贈款物折合人民幣40.06萬元,市包扶單位提供資金44.7萬元,幫助農民新打抗旱水源井2135眼、水田補水井258眼,新上節水噴灌設備1371臺套,已澆灌農田42萬畝。縣政協在組織機關乾部捐款2000元的同時,號召部分政協委員(民營企業家)捐款8000元,支援鄉鎮抗旱。縣農委組織成立了7個抗旱技術工作組,駐鄉駐村指導幫助農民抗旱。縣民政局投入近萬元,幫助所包扶的環山鄉愚公村聯系縣電業局為該村抗旱機電井架設了150米供電線路。縣財政局為所包扶的團結鎮工農兵村農戶新打抗旱機井每眼補貼500元。縣環保局捐款5000元,幫助所包扶的鶴北鎮常勝村緊急架置了一個300平方米鐵制育秧大棚,用於育制補種玉米苗。縣食品藥品監督局組織10餘名機關乾部幫助所包扶的團結鎮北聯村農民安裝架設抗旱微噴設備。通過全縣上下的共同努力,截止目前,全縣旱田已出苗699717.4畝,育苗56376畝,催芽坐水種3303畝,毀種4199.5畝,全縣抗旱保苗工作取得了階段性成果。

  五大連池市結合開展以『講黨性、樹新風、優環境、促發展暨進一步優化經濟發展環境』為主題的作風建設活動,堅持做到『四個強化』,狠抓作風建設,提高服務效能。一是強化學習,增強宗旨意識。堅持把學習作為增強宗旨意識、提高服務效能的基礎。組織廣大黨員乾部通讀、精讀中央規定書目中關於加強作風建設的重要論述,做到學深一些、學透一些。進一步學習弘揚大慶精神、抗聯精神,使廣大黨員乾部在學習中深化認識、錘煉作風、推進工作。舉辦了4期專題培訓班,對全市副科級以上領導乾部進行了集中培訓,8名市委常委、黨員副市長結合工作實際分別作了專題講座,培訓人員1900多人次。一些單位組織黨員乾部深入農村、社區、企業和重點項目單位開展調研式學習,著力改進工作作風,增進對群眾的感情。市四大班子及有關部門組織領導乾部赴廈門、北京等地學習考察,開闊了視野、提昇了本領。二是強化評議,推進效能提昇。全市開展了機關作風建設情況大調查活動,在市電視臺推出加強機關作風建設專題節目、在市政府網站學習實踐活動專題開闢『作風建設大家談』專欄,將群眾反映強烈的突出問題梳理歸納為25項,反饋給有關部門,由市委督查室進行跟蹤督促整改。創新行風評議工作機制,開展了『萬名公僕服務日』活動和『面對面點題式』評議活動,受理並解決群眾反映部門行風問題18件,通過『行風熱線』為企業和群眾解決實際問題10件。三是強化督查,整頓機關風紀。堅持把加強跟蹤監督、加大案件查處作為整頓機關作風、提高服務效能的有力手段。由市紀委牽頭成立機關作風建設檢查組,不定期深入市直機關、公共服務部門,就公正執法、服務態度、辦事效率、工作紀律、廉潔從政等方面情況進行明查暗訪。通過市長熱線、行風熱線、信訪熱線等,及時准確掌握群眾和企業反映的強烈問題。對通過明查暗訪、投訴舉報、媒體曝光等方式發現的問題,對機關工作人員損害經濟發展環境行為進行嚴肅處理。充分發揮黨風黨紀監督員、特邀監察員的作用,加強對重點行業、重點部門、重點崗位的效能監察,對行政不作為、亂作為、緩作為等現象進行全面監督,著力解決環境建設中的突出問題。全市共受理辦結群眾改善經濟發展環境方面的舉報案件12件。四是強化創新,完善體制機制。認真貫徹落實省委學習實踐活動領導小組《關於建立健全保障和促進科學發展長效機制的意見》,充分運用學習、調研和大討論成果,建立健全作風建設和效能建設的相關制度和措施。開展了行政審批事項清理工作,確認並公開收費項目75項。建立了行政機關實施行政許可備案審查、聽證、申訴檢舉、統計等管理監督制度,防止隨意增設行政許可項目或增加許可條件。大力推行政務公開和公共服務部門辦事公開,建立健全政府信息發布制度,積極探索實行網上申報、網上審批、網上招投標,促進行政權力公開透明運行。依托市政府網站、市長熱線、行風熱線等渠道建立投訴快速反應系統,進一步完善群眾投訴受理、處理和反饋機制。制定下發了《改善經濟發展環境工作方案》,大力推行『六項制度』,提高了辦事效率和服務水平。全面落實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積極構建懲治和預防腐敗體系,逐步完善源頭治腐工作機制。深入開展創建科學發展型領導班子活動,進一步完善領導班子和領導乾部考核評價機制,將實績考評與激勵表彰、乾部任用、年度考核有機結合,形成了能者上、平者讓、庸者下的選人用人導向。

責任編輯:王凌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