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新聞網訊 據黑龍江日報報道,遍及小興安嶺、完達山脈的20多個林區小鎮,經過一年多來的精心裝點,花團錦簇,綠樹成蔭,環境建設上了一個新臺階。
省委、省政府作出『三年綠化龍江大地』決策後,省森工總局結合林區實際,迅速制訂、落實了具體實施方案,要求各林業局在原有綠化基礎上,高起點規劃設計,嚴要求組織實施,大動作強勢推進,力爭用一年左右的時間,完成林業局局址所在地的城鎮綠化,在全省新一輪生態環境建設上,爭先鋒,打頭陣,再做新貢獻。經過一年來的不懈努力,松花江、合江、牡丹江林區的23個小城鎮,基本實現了預期目標,多數林業局局址所在地的城鎮及其周邊公路兩側、河湖庫區的綠化率達到100%,成活率均在98%以上。
在這場森工林區有史以來最大規模的城鎮綠化中,30多萬乾部群眾義務植樹317萬株,把多達60多個品種、190多萬棵大樹和74萬延長米寬帶綠籬搬進了居民區,初步形成了春季花團錦簇、夏季綠樹成蔭、秋季層林盡染、冬季綠意猶存,接近自然的城鎮森林景觀。
按照省森工總局『不求奢華,但求優美;厲行節儉,注重實效』的要求,各林業局在城鎮綠化中,堅持以人為本,因地制宜,科學布局,統籌兼顧,突出特色的『大綠化』理念,以多品種、復合層的喬灌花草奠基,傳承人與自然和諧相處,把森林植被的自然景觀與人文景觀有機結合起來,整合林區現有資源,在規劃、設計中做到了『五個結合』,即與林場所規劃建設相結合,與新林區規劃建設相結合,與全面建設林區小康社會規劃建設相結合,與『十一五』經濟社會發展規劃相結合,與棚戶區改造、文化廣場建設、局址道路昇級、水電網絡修整等現有工程建設相結合,擴建了一批集休閑、娛樂、健身於一體的文化廣場、森林公園、社區森林花園,普遍開展了群眾喜聞樂見的文體活動,推進了物質、精神、政治、生態文明建設的同步發展,贏得了廣大乾部群眾的積極響應與通力合作。
離省城僅有幾十公裡的興隆林業局,全局上下齊上陣,僅用40天就完成了全部綠化任務,新植雲杉、銀中楊、九角楓、王族海棠、茶槭樹等常綠樹種和觀賞樹種46種、16萬棵,形成了針闊混交、喬灌花草共生互惠式森林植物群落,紅、黃、白、綠,交相輝映。鶴北林業局以山梨、山杏、花楸、水臘及紅皮雲杉為主打,一路一樹種,一街一品味,一地一風貌,異彩紛呈,美不勝收。當地春季遭遇50年一遇大旱,63天滴水未降,為了捍衛綠化成果,很多群眾自發地組織起來,凌晨沿街澆水,直至深夜。全局義務獻工6.3萬多個,義務綠化與有償綠化比例達9:1。綏棱、柴河、東方紅等林業局,群眾義務投勞的積極性也十分高漲。據不完全統計,上述三大林區僅人工費一項,即節省2000萬元。
魅力四射的小城鎮大森林,綠色牽動力日益強健。外埠知名大企業主動登門尋求合作,興隆林業局的房價,半年之內每平方米悄然漲了500元。鶴北林業局上半年游客多達1.2萬人次。